汇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AKT代表什么
一般来说生物学的缩写词有很清晰的全称(fullname),但有个缩写词却是个例外,这就是汇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又名蛋白激酶B(ProteinKinaseB,PKB)。
在文章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Theserine/threoninekinaseAkt,alsoknownasproteinkinaseB(PKB),isacentralnodeincellsignalingdownstreamofgrowthfactors,cytokines,andothercellularstimuli.”
PKB的全称都会写出来,但对AKT的全称却避而不谈。那么AKT到底代表什么?
如果在中文网站中进行搜索,可发现曾经有人在丁香园论坛提到这个问题,但是仅有2个回答,并且都没有解答AKT到底代表什么。
在年的一篇考证文章中,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马克斯·拉迪医学院拉迪健康科学学院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系JiuyongXie博士和德国亚琛RWTH医院分子病理生化、实验基因治疗和临床化学研究所(IFMPEGKC)RalfWeiskirchen博士经过一番调研写道:
似乎……名称的起源至少可以解释为:“发现自胸腺瘤细胞系AKT-8的致癌性的逆转录病毒中的癌基因基因编码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而AKT-8细胞系来自洛克菲勒研究所的k.B.Rhoads在C.P.Rhoads博士的实验室里通过近亲繁殖获得的、批号为A的小鼠的K品系小鼠(AKR)。”
因此AKT中,AK=批号为A的小鼠的K品系,T=胸腺瘤。AKT代表AKR小鼠的胸腺瘤。这里R代表了洛克菲勒研究院(RockefellerInstitute)。
以下是对原文的节译:Akt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由三种高度同源的亚型组成,即Akt1(PKBα,OMIM:)、Akt2(PKBβ,OMIM:)和Akt3(PKBγ,OMIM:)。AKT成员通过靶向多种不同的底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广泛多样的下游效应。本文根据年以来有关文献的记载,对Akt激酶(又称蛋白激酶B或PKB)中Akt的起源进行了解释。
1.约翰霍普金斯肿瘤中心的StephenP.Staal博士在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到“从AKR小鼠自发性胸腺瘤中分离出一种直接转化的逆转录病毒AKT8。”回溯到10年前,进一步提到T-8病毒株的最初分离物来自“一种体外胸腺瘤细胞系AKT-8,来自一只自发性淋巴瘤性AKR/J小鼠。因此,“AK”很可能来自小鼠名字的“AKR”,“T”代表逆转录病毒细胞来源的“胸腺瘤”,尽管它可能代表病毒的“转化(transforming)”能力。从AKT-8分离的病毒癌基因命名为v-AKT。因此,AKT基因的字母很可能代表相同的意思。
2.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ClaraJ.Lynch博士在年的一篇论文中特别解释了小鼠品系的AKR这个名字。她解释说:“现在,根据《近交系小鼠标准命名委员会》的建议,AKR这个称谓代表了一个亚品系,是从AK种群随机交配而来,此后在洛克菲勒研究所这些小鼠的子代继续繁殖。因此,AKR中的“R”应代表洛克菲勒研究所。
3.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J.Furth博士等人在年的一篇论文中解释了“AK”的含义。文章写着:“……我们培育的三种不同品种的小鼠,分别被命名为A、R和S”等。(每种品系的)自交系命名的时候加上第二个小写字母(例如Aa、Ab等,Ra、Rb等)。文章中没有解释A、R等的含义。
4.年Staal研究小组克隆了全长v-akt癌基因,并对其进行了测序和生化鉴定。同年,瑞士的Hemmings研究小组和英国的Woodgett研究小组分别分离、测序和鉴定了该癌基因的哺乳动物对应的序列。前者用猪cAMP-PK探针从猪肾LLC-PK1细胞中筛选cDNA文库,然后从人上皮MCF-7或肺成纤维细胞WI38细胞系中分离。后者是利用一个带有简并寡核苷酸引物从人成纤维细胞中扩增出来的,这些引物是根据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中保守的区域设计的。它们被称为rac激酶(relatedtotheAandCkinases)或PKB(与PKC/PKA家族最相似的蛋白激酶B).
参考文献:1.Front.Oncol.,11August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xxlbx/13304.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疗讯息家门口的ldquo专家号
- 下一篇文章: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除了原发性肝癌,肝脏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