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乡村执着研究的木耳种植户



[爱在乡村]执着研究的木耳种植户

央广北京11月29日消息(内蒙古扎兰屯台温秀华)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导,51岁的甄延峰是内蒙古扎兰屯市北郊村的一名普通的农民,多年来执着于木耳种植业,发展庭院经济,由于肯吃苦能研究,他的木耳产业可以说是发展的风风火火,而且还带领村民一起走上了小康路。

甄延峰大家都叫他老甄,老甄个子不高,满脸沧桑,但是眼神里透出坚毅。老甄的母亲今年82岁,得了白内障、青光眼,由于手术不成功,现在双目失明,为儿童白癜风的症状了照顾年老的母亲,他没法外出工作,从1996年在家里弄起了庭院经济,开始试种黑木耳。

甄延峰:这老母亲80多了,跟前没人也不行啊,得照顾他,反正连做饭,带看着家,再弄这个业务,一天也是紧忙,咋忙,在收入上1看到一个人收入这些还行吧,还算是可以,来年我再在量上再增加增大。

说起当初种植黑木耳,老甄十分感慨。

甄延峰:原来我整的时候到现在我背着黑锅呀,说我是啥呢,得精神病了。阻力很多,我妈支持我,我妈说儿子你整,没事。

性格内向但倔强的老甄骨子里有一股不伏输的精神,经过多年的摸索种植,渐渐的积累了一定的种植木耳的经验。2013年成立了扎兰屯市食用菌协会,吸纳老甄为会员。扎兰屯市政府专门聘请黑木耳专家来为耳农培训,2014年老甄以地摆栽培的模式种植了19000袋黑木耳,纯收入3万。2015年老甄经过考察,采取了立体栽培模式,种植了26000袋,纯收入4.5万。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p>

甄延峰:现在敢整了,卖价格上去了,人们对食用菌都比较了解了。一年那前还打打工,一年也就四五千块钱,那前也不敢多整,现在敢整,现在收入还可以吧,去了雇人啥地,能剩个四五万块钱。

老甄是一个做事很严谨,特别肯专研的一个人,多年来,他自己发明了1台平地拌料机、小型接种机,大大人工的本钱,2014年扎兰屯市黑木耳协会看到老甄的家庭状态和勤劳肯干的劲头,特地资助老甄送来装袋机,这大大下降了种植木耳的本钱。扎兰屯市黑木耳办公室主任李剑:

李剑:甄延峰这个人也挺执着,原来弄食用菌,后来我们市里推行黑木耳产业以后,他就开始做这个黑木耳,而且逐年量在增长,原来的时候比较粗放,后来我们经过几次培训,再领着专家到现场指点,这样也坚定他的信心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fzl/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