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泌乳素瘤quot读书笔记
泌乳素瘤读书笔记
1.泌乳素瘤(prolactinoma)是最常见的功能性垂体肿瘤,约占所有垂体腺瘤的40%,同时也是高泌乳素血症最常见的病因。本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多见于生育期女性。抗精神病类药物可通过抑制多巴胺分泌使泌乳素(PRL)水平增高。
2.泌乳素瘤可分泌过量PRL,导致高泌乳素血症,PRL与体内其他相关激素(如雌激素、孕酮、甲状腺激素、皮质醇和胰岛素等)协同作用,促进乳腺腺泡的生成及乳汁的分泌。高水平PRL可能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减少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释放,使女性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减少、黄体期缩短、FSH及LH水平降低、雌激素分泌减少,造成女性性腺功能减退,导致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并最终闭经。
3.对男性而言,GnRH分泌受抑制,LH和FSH水平降低,睾酮分泌减少,精子数量及存活率降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降低高PRL水平可改善男性性欲减退等症状,而睾酮替代治疗效果不明显,说明GnRH分泌受抑制是其可能机制。绝大多数泌乳素瘤是良性肿瘤。
4.约有50%的女性及35%的男性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出现溢乳。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高PRL水平对女性乳腺的催乳效应更明显所致。由于雌激素可促进PRL诱导的溢乳反应,所以溢乳在绝经前女性中更为常见。
5.由于血清PRL水平受许多因素影响,故应清晨空腹采血测定。若泌乳素水平在正常上限3倍以下,应至少检测两次以确定有无高泌乳素血症。正常女性血清PRL水平低于15~20ug/L,男性低于10~15ug/L.一般情况下,PRL水平与肿瘤大小直接相关。
6.如果PRL>ug/L,高度提示泌乳素瘤可能。如果PRLug/L,可诊断为泌乳素大腺瘤。但是其他原因所致高PRL水平可与泌乳素瘤存在交叉。因此,所有高泌乳素血症患者都应行垂体MRI检查以排查有无泌乳素瘤。另外应注意,当PRL水平远高于检测上限时,由于存在钩状效应(hookeffect,即当PRL浓度太高时,PRL分别与固相抗体及酶标抗体相结合,而不再形成夹心复合物,从而使检测结果低于样品中实际含量),可能会造成假阴性的检查结果。高分辨率CT可用于垂体瘤的诊断,诊断效能不如MRI。但是CT可显示鞍底骨质破坏,MRI则不能。
7.妊娠、哺乳、运动、熟睡、性交、应激等均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除妊娠外,生理学因素导致的PRL升高一般低于50ug/L。
8.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约有20%PRL水平轻度升高,系因TRH升高所致,TRH除兴奋TSH外还可兴奋PRL;也可能长期甲减或甲减治疗不充分,造成垂体增生,进而压迫垂体柄所致。此时补充甲状腺激素可降低PRL水平并使增生的垂体缩小。
9.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病因不明,可能由于下丘脑调节机能异常所致,其中有不到10%的患者可能存在较小的被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的泌乳素微腺瘤。约30%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可自行缓解,10%~15%PRL水平进一步升高,其余PRL水平保持稳定。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在排除生理性、药物性及其他病理性因素后,方可确立诊断。大多数药物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患者PRL<ug/L。
10.泌乳素微腺瘤的治疗目标是使血清PRL水平降至正常,恢复性腺功能。而泌乳素大腺瘤者还应缩小肿瘤体积,防止肿瘤增大。由于泌乳素微腺瘤很少发展成大腺瘤(不足7%),故如果没有高泌乳素血症相关临床表现,微腺瘤患者可以不予药物治疗,但应严密观察血清PRL及垂体MRI变化。
11.无论瘤体大小,口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治疗泌乳素瘤的主要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抑制PRL的合成与分泌,并能抑制泌乳素细胞增殖,使血清PRL水平恢复正常,纠正绝大部分女性患者月经不调、闭经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够降低患者PRL水平,也不能说明一定是泌乳素瘤,因为该药物同样可使非泌乳素分泌型肿瘤所致的高水平PRL降低。
12.卡麦角林被推荐为治疗泌乳素瘤的首选药物。卡麦角林是一种麦角衍生物,它对泌乳素细胞的D2受体有高度亲和力,且药物在垂体组织中停留的时间较长。因此,卡麦角林的作用较强,且作用时间较长,每周用药1~2次即可。有80%~90%的泌乳素大腺瘤患者在使用卡麦角林后,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对溴隐亭不敏感的患者换用卡麦角林后可能有效。如果患者准备妊娠,则不建议使用卡麦角林,而应使用溴隐亭,因为溴隐亭为短效制剂,确定妊娠后可立即停药,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13.溴隐亭更适合有妊娠需求的患者。约有80%~90%的泌乳素微腺瘤患者在使用溴隐亭后PRL水平恢复正常、肿瘤体积缩小、性功能恢复。约有三分之二的泌乳素大腺瘤患者使用溴隐亭后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溴隐亭应从小剂量(0.~1.25mg/天)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多数患者使用5.0~7.5mg/d时即可获得良好效果。
14.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副作用有呕吐、鼻塞、口干、抑郁、失眠等,发生率较高。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时,应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增加药物剂量,对溴隐亭抵抗者应尝试换成卡麦角林治疗,均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对于术后复发或侵袭性、恶性泌乳素瘤、建议放射治疗。
15.确定妊娠后应立即停止用药以尽可能减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故准备妊娠的患者应使用溴隐亭诱导正常月经周期,使用避孕工具三个月经周期后再考虑妊娠,证实妊娠后停用溴隐亭。应定期监测视野,尤其大腺瘤患者应增加监测频率,如出现严重头痛、明显视野缺损等症状时可进行垂体MRI检查。如果出现视野缺损或肿瘤增大征象,可重新启动溴隐亭治疗。
(蒋玉洁蒋升读书笔记-10)
白癜风治疗方法在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fzl/6932.html
- 上一篇文章: 病例讨论浙二神外周刊第40期鞍内
- 下一篇文章: 2015年执业医师含助理笔试考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