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声手术走进微时代小切口考



提到“开胸手术”

直觉想到“开膛剖肚”的血腥场景

是否让你胆战心惊?

记者从医院·

医院胸外科主任郑和平

的专访中了解到

近几年来,随着胸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

只需开几个小切口就能完成一台

肺叶切除、肿瘤切除等“大手术”

胸外科手术已经进入了“微时代”

接下来,就跟着记者的脚步

走进五院胸外科,走近主任郑和平

郑和平

医院·芜湖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从事心胸外科工作近四十年,擅长胸部疾病的外科诊治,胸部肿瘤、胸腺瘤、肺部肿瘤、食管肿瘤的外科手术,先天性心脏病及后天性心脏病的诊治。在心胸外科疾病的诊治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很高的造诣。先后于年、医院、南京军区总院进修心胸外科专业。曾担任马鞍山市心胸外科学组组长。年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获马鞍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年胸腔镜治疗胸部疾病获马鞍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皖南医学院学报》等国家级杂志发表学术文章40余篇。

胸腔镜开启手术“微时代”

“微创手术后一周恢复”

去年一位62岁的张女士,平时热爱旅游,谁也看不出热情洋溢的她竟然遭受了两次癌症的摧残。5年前,她查出患有膀胱癌,经历了一次大手术。去年5月体检时,竟然发现潜伏在身体的癌症竟然转移到了肺部。五院胸外科郑和平主任为她检查后,建议其立即进行双下肺肿瘤切除手术。

对5年前手术心有余悸的张女士,十分担心开胸手术会让自己大受创伤,术后恢复时间长。郑主任打消了她的疑虑,向她介绍了胸腔镜微创手术,只需在身体一侧开3个小切口,就可以在胸腔镜下根除肺部肿瘤。手术后张女士发现自己的身体只留下小小的创口,不仅不影响美观,术后一周就恢复了,半个月她就能出门走动游玩了,如今手术已经一年多,没有再发生肿瘤转移。

微创手术是高龄患者的福音

今年三月份,一位82岁的患者梁某,诊断为“食道中段癌”。如果没有胸腔镜微创手术,按传统的开胸手术,即使能够顺利的切除食管肿瘤,但开胸手术给老人带来的手术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巨大风险,老人的身体恐难以承受。五院胸外科团队术前认真的反复讨论决定为其施行胸腔镜下食道中段癌切除手术。胸腔镜手术仅在老人的右胸做了四个0.5-1.5厘米的小口,用胸腔镜器械进行胸内操作,将食管肿瘤顺利切除。术后老人恢复良好,已康复出院。

定期体检,及时为身体“排雷”

郑和平主任介绍说,很多市民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如果不是意外发现患病,等到癌症晚期再就医,再先进的手术也清除不了转移的癌细胞,再高明的医生也救不了命了。

郑和平主任建议:如果发现自己时常咽喉疼痛、胸背部疼痛、咳嗽痰中带血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通过检查如果肺内发现单个或者多个小结节病变,也不排除有恶变的可能性。过去很多患者害怕开胸手术切口大、伤害大,宁愿带瘤也不愿手术。而如今的微创手术能在最小创伤下,及时为身体“排雷”,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

微创手术的小切口

不仅给患者减少了很多的痛苦

同时也考验着医生的技艺

在此,我们不禁为那些为了病患的健康

而不断创新,不断奋斗的医疗工作者们

竖起大拇指,点个大大的赞

微创手术“小切口”蕴含大学问

微创手术优势明显

据郑和平主任介绍,过去肺癌、食管癌等胸部疾病,患者进行外科手术,都是在胸部切开20CM以上的手术切口,还要用撑开器强行撑开肋间切口,手术切口长、术后疼痛明显、住院时间长,容易造成术后胸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而胸腔镜微创手术一般在胸壁上开3个1.5CM长的小切口或单个3CM长小切口即可完成手术。手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2至4周可参加体力活动,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

“小切口”考验医生“真功夫”

近几年五院胸外科发展迅速,已成熟开展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胸部外伤等常规手术,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肺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血气胸等胸外科微创手术均取得显著效果,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目前已应用单孔操作下进行肺大疱切除。

伤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疼痛轻的微创手术造福了患者,却给外科医生的技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医生必须经过严谨的手术器械准备及调试,术中保证手术操作的精准度。经过2年多来五十余例胸腔镜微创手术的成功操作,如今五院胸外科的医生们有信心为更多的患者排除病痛。

小切口考验医生真功夫

恢复快解决病患大顾虑

疼痛轻帮助病患早适应

手术“微时代”真是棒棒滴……

排版袁健









































白癜风治疗医院
北京专业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fzl/7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