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胸科医院宣传科



导语

近日,由我院胸部肿瘤科病区主任医师陈宇航,心血管十病区主任王龙共同主刀,麻醉科、3D模型打印技术等多方协助的又一场“高精尖”心胸外手术大接力,有序展开。胸心外科专家医技娴熟,配合协同有序,为患者彻底清除病灶,成功搭建了生命通道。

这已是我院本月开展的第二台跨专业手术,胸心外科常态化、持续性的联合手术,标志着我院胸心外团队在胸部复杂疾病、复合手术方面形成了固定模式,迈向了新的高度。

高精尖手术常态化心胸外强强联合新高度

△拍摄者:刘庆

63岁的陈女士来自河南开封,三个月前体检时发现患有胸腺鳞癌,医院接受过四次化疗后发现肿瘤稳定不再缩小,经会诊手术是唯一能够解决病人痛苦的手段。因手术牵涉到胸外科与心外科,医院技术有限,随即转入我院胸部肿瘤科接受治疗。

胸部肿瘤科陈宇航主任进一步检查发现,陈女士的胸腺瘤侵蚀了大部分心包、上腔静脉和左无名静脉,因侵蚀范围极广,从CT影像观察,部分血管已被肿瘤侵犯无法显现,而这也就意味着肿瘤与侵蚀部位之间的关系无法透过现有资料来辨别。况且陈女士经过四次化疗后体质很差,机体免疫力整体下降,这无疑加大了手术风险和难度。为此,陈宇航特意将患者病变部位利用3D模型打印出来,在清晰的框架结构辅助下,联合心外科专家多次会诊,最终制定出了详细而缜密的手术方案。

△利用3D技术打印出的患者病变部位模型

年12月29日上午9:20,由胸部肿瘤科陈宇航主任与心血管十病区王龙主任共同主刀的一台高精尖手术就此展开。由于陈女士所患的为恶性胸腺瘤,其病变外侵比较严重,肿瘤和周边的组织界限并不清楚,尤其是肿瘤侵犯了重要的血管。在这种界限“不清楚”的情况下进行肿瘤切除,手术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

△患者病变部位影像CT

手术开始后,陈宇航主任行正中切口打开胸骨,从心包部位开始一步步由两侧向上游离,经过探查发现与术前诊断是一致的:左无名静脉和肿瘤之间已完全融合,肿瘤整个将左无名和上腔静脉侵犯包裹,无法分割。陈宇航主任分步将肿瘤游离后,被侵及部分已完全切除,随后在左无名静脉的远端进行阻断。

此时,心外搭桥手术开始。

由于患者右锁骨处与上腔静脉交汇处已经出现狭窄,心外科专家王龙主任考虑到患者病变实际位置,采取了最为稳妥的手术方式,运用侧壁钳将人工血管的远心端与右颈内静脉进行端侧吻合,近心端与右心房吻合,白色的人工血管重新为患者建立了新的静脉回流通道,此法避免了阻断上腔静脉的过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手术达到圆满成功!

△被切除下来的恶性胸腺瘤

术后第二天,患者恢复良好,从重症监护病房安全返回普通病房。

能力越强,你所要承担的责任就越大。此次我院胸心外科医护团队联合手术的成功实施,为今后开展高难度胸心外科手术积累了宝贵经验,常态化、持续性的跨专业手术,已标志了我院胸心外科团队进一步迈向新高度。

△陈宇航主任、王龙主任与患者合影~

更多精彩文章







































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土方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fzl/9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