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S丁建勇改良剑突下胸
ESTS系列报道第30篇
编者按:年5月27-30日,第26届ESTS年会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举行。在5月28日举行的“胸部微创技术”专场中,医院的丁建勇教授向与会的世界各国学者们汇报了其带领的课题组近年来开展的一项原创性的技术创新研究:改良经剑突下径路与经侧胸径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在不伴重症肌无力早期胸腺瘤的疗效对比,受到了许多胸外科同行们的瞩目。以下为报告的内容。
当前,针对早期胸腺瘤的胸腔镜手术多采用经侧胸径路,常因前纵隔区域的狭小而使得手术操作存在限制。该课题组在国内外首创采用胸骨拉钩抬举胸骨的改良剑突下径路,实现了更好的术野和更轻微的创伤。该研究纳入了年1月至年12月的例不伴重症肌无力早期胸腺瘤病例,其中例施行了改良经剑突下径路胸腺切除术,另外例患者采用传统经右胸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结果显示:在两组人口统计学资料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采用创新方法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56±16)minvs(64±13)min,p=0.]、术后疼痛评分更低(2.5±1.2vs3.2±1.1,p=0.)、引流管拔除时间更早[(1.4±0.7)dvs(2.5±0.9)d,p=0.]、术后住院时间更短[2(1~6)dvs3(2~9)d,p=0.]。而两组中转开放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相似,且围术期均无死亡。本研究显示采用胸骨抬举的改良剑突下径路行胸腔镜手术可以圆满地解决胸骨后间隙狭小这一临床难题,加速手术进程,达到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临床效果。
该报告引起了国内外同行们的强烈兴趣,爱尔兰医院的DavidHealy教授等专家在现场进行了提问并和报告者进行了交流探讨,并由该专题会议主持人——奥地利因医院的ThomasSchmid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和小结。
图.丁建勇教授在“胸部微创技术”专场中作会议报告
报告者简介
丁建勇,心胸外科博士,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八年制研究生导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胸外科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ChART成员。胸外科领域顶尖杂志JTCVS和ATS的特邀审稿人。年第二届中国肺癌大师班优胜者,好大夫网站年度好大夫。年美国医院访问学者,并获“specialfellow”奖。近年来主要的临床和科研方向为胸腺肿瘤与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肺癌微创外科的术式探索、肺癌的转移复发机制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基金等多项科研基金,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总分32分。
推荐阅读
ESTS
胸外科热点报告抢先看(十五):胸部微创技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fzl/9810.html
- 上一篇文章: 护考基础考点低钾血症患者的表现及
- 下一篇文章: 看病上哪好深圳公布54医院榜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