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心血献病人,把爱永留在人间深切
7月8日,我国著名的胸心外科专家,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军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第三届委员、食管良性疾病组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教授、主任医师,全军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蒋耀光教授与世长辞,享年86岁。
蒋耀光教授年3月生于重庆市,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第三军医大学工作,从事胸外科的临床、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50多年,对食管外科、肺外科、重症肌无力症的外科治疗及胸部创伤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紧密结合临床作了系列的研究工作,为我国胸心外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年,蒋耀光教授获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杰出贡献奖”。
左四为蒋耀光教授
手执利刃,情系病人蒋教授一生手执利刃斩病魔,心里永远装着病人。
无影灯下,他把爱灌注在手术刀上;无影灯外,他把爱融化在微笑之中。他的严谨,他的亲切,他的白发,让每一位病人记住了这位慈祥和善的老人,他在病房、手术室穿梭,数十年来,他用手中的柳叶刀拯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
对于那些来自农村、边远山区家庭贫困的农民,蒋教授倾注了更多的热情和关心。他时常嘱咐身边的医生、护士,对农村来的患者要尽量照顾,在医疗经费上尽量为他们节约,简单检查能获得诊断结果的尽量采取简单检查,能尽早提前安排手术的尽量尽早安排手术,术后一般抗菌药能解决问题的尽量不用昂贵药品。
教书育人,甘为人梯在医疗实践中,蒋教授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桃李满天下。作为学术带头人,蒋耀光教授更多的是把中青年的医生推到前台,他在身后默默给予指导,作铺垫。但是每一次手术,从会诊、手术到术后监护,他都要了解得清清楚楚,直至患者安然出院。一旦遇到重病人紧急抢救,又会默默地冲在最前面,承担失败的风险。在关键时刻,针对关键问题,为后辈指点迷津,使一个又一个病人的险情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有一次,蒋耀光教授刚刚走出手术室,突然又来了一位创伤后呼吸困难的病人,如果不及时抢救就会有生命危险。蒋耀光凭其丰富的经验,预感病人状况不妙,立即组织了手术小组,简单开了一个术前会,他坚决说:“这个手术我来做。”当全麻气管内插管时,患者出现了室颤、心脏骤停,虽经除颤、加压输血后心跳恢复,但是在场的每一位医生都明白这种情况下手术是要冒很大风险的,病人随时都有可能因为器官功能衰竭死去。蒋耀光教授毫不慌乱,果断组织手术,打开胸腔后发现肺脏4处破裂,长达10厘米,仍出血不止,术中患者两次心跳停止。护士不停地为蒋耀光教授擦去额头沁出的汗水,蒋耀光教授的双手操纵着手术刀在伤处平稳游走,平静的表情下无人知道他是怎样的一种心情。经过数小时奋战,直到病人恢复正常体征,蒋教授才拖着沉重的步伐走下手术台,吩咐手术组缝合伤口后,他默默走出手术室。当病人被推出手术室,大家才发现蒋教授不见了,原来他躺在值班室已经沉沉睡去。看着一头银发下他疲惫的面容,大家喉咙梗塞。
积极创新,淡泊名利在喧嚣浮躁的社会中,能闹中取静、潜心学问的固然大有人在,但几十年如一日,直至白发漫顶仍孜孜不倦者就屈指可数了,在医学领域奋斗了几十年的蒋耀光正是这份执着成就了在胸心外科领域的良好声誉。
蒋耀光教授一生不停地创新、不停地研究,直到生命尽头。他告诉学生:奖励、名誉是对我们这些学者工作的肯定,万万不能深陷其中,追名逐利,我们不断的创新、研究只有一个目的,用更好的技术救治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
蒋教授在国内最早设计研制了颈阔肌皮瓣重建颈段食管,改良食管置管及研究了食管加压置管预防食管腐蚀伤后瘢痕狭窄,设计颈胸骨劈开切口治疗上段食管癌,使切除率由60%提高到90%;对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进行深入地研究,已手术多例,并被国外学者引用,被美国《当代医学诊断、治疗及预防》杂志邀请为外籍顾问。他主编的《食道疾病》、《胸部创伤》、《现代小外科学》三部专著和《手术学全集-胸科卷》、《手术后大全-普胸卷》、《实用急诊医学》等八部参编著作,奠定了他在国内胸外科的权威地位。他主持开展的“食管腐蚀后瘢痕狭窄的预防和治疗”、“颈阔肌皮瓣重建颈段食管缺损和修复颈部食管狭窄”、“重症肌无力症外科治疗”等5项研究获军队或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连加胸的病理生理及牵引治疗效果研究”等6项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作为全军胸心外科中心学术带头人,蒋耀光教授名望大、技术高,他第一批佩带上了文职将军衔,面对这至高的荣誉,他没有自傲。他常对年轻的医生经说:“我是党培养出来的,我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报党和人民。”这是蒋耀光教授的肺腑之言,也是他真实的人生写照。
事业繁重,白发催人,蒋耀光教授总是感到还有很多未知课题等着他去探索,还有很多病人等着他去挽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求一辈子做好一件事。”蒋教授心无旁鹜,甘受寂寞,一步一步默默实践着自己的诺言。
得到恩师仙逝的消息,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全军心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肖颖彬教授悲痛难忍,发文哀悼蒋耀光教授。
挽老师蒋耀光教授今天是蒋耀光教授驾鹤西去的日子,作为学生,悲恸不已,写几行字,寄托哀思。
医院学习临床课程见习的时候,年春日,他给我们讲胸部疾病的外科治疗,课堂上他的大师风范、渊博学识、幽默风趣话语,赢得了满堂喝彩,迷倒了我们一大帮同学,课间休息时我们仍围着他嬉闹,也知道了他一大嗜好——吸烟!关于蒋老吸烟有很多趣闻,他额前的头发微微泛黄,据说就是吸烟熏染的。
后来,我进入胸心外科学习,对蒋老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食管疾病外科治疗领域是国内泰斗级人物,他创用的颈阔肌皮瓣用于上段食管癌治疗享誉海内外,他在胸部战创伤救治、肺癌外科、食管良性疾病和化学腐蚀伤救治、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等方面都有深厚造诣。蒋老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培养了大批英才!
蒋老是我的恩师,也是我成长路上的贵人。年,我刚刚担任科室主任,工作忙乱,到六月初才脱身准备博士论文和答辩,到月底好不容易写出论文了,但已经没有时间外送评阅。当时毕业要求非常苛刻,需要五位外校博士导师评阅,还要五位同行专家评议,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得知蒋老要到上海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我冒昧的请蒋老帮忙,他满口答应,帮我把厚厚的十本博士论文和评审材料带到上海,请国内知名专家给予评阅,使我顺利进行答辩取得博士学位!
年,蒋老牵头努力下,我们学校的胸心外科专业三级学科成为博士点,蒋老是第一位博士导师。第二年,蒋老就亲自找国内知名专家介绍我的情况和学科发展需要,并向学校学位委员会推荐刚刚晋升教授的我成为心血管外科方向博士导师!以后很多年,每年都参加我们的研究生论文答辩,指导我们的研究生论文,也教导我如何管理科室如何带学生……
更记得年,学校召开申报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论证会上,蒋老力主推荐我牵头全校的胸心外科申报工作,并全力支持我们的材料组织、预答辩和评审全程,最终我们成功了!医院胸心外科聚会上,蒋老高兴地喝醉了……
看着学科的进步、学生的成长,蒋老总是由衷的高兴!还记得蒋老牵着我的手把我介绍给国内知名的专家,记得他推荐我进入全军、全国的学术组织,记得他推荐我接任他在军内、市内的学术任职……
后来学子攀梯行,再无蒋老喝彩声……
六月时,听说蒋老身体不适住院,要去探望,诸事烦扰,没有成行……再听说时,蒋老住进层流病房治疗、进ICU、病重抢救……
收到蒋老仙逝的噩耗,我已在执行军令的途中,军令不可违,连最后送蒋老的机会也遗憾错失……
老天就是这样残忍,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一再重复……
颂蒋老千古,西行安祥!
呜呼,尚飨!
学子颖彬凌晨遥祭于京
蒋教授的辞世是中国胸心外科医学事业的重大损失,谨代表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深切悼念蒋耀光教授!愿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同仁们承继蒋老遗志,为推动我国胸心血管外科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资料来源: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数字化期刊系统
CSTCVS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zyy/10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纵隔肿瘤心脏大血管疾病胸膜疾病的C
- 下一篇文章: 嘿死着肺结节肺癌莫怕,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