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间治好重症肌无力秘法首次公开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传递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部分或者全部骨骼肌的无力。有时候病人会出现眼睑下垂、吞咽无力、呼吸无力、全身酸软等表现。重症肌无力的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大概是3:2。重症肌无力患者多伴有胸腺瘤或者胸腺增生。因此在临床诊断中经常出现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诊断。胸外科碰到的重症肌无力,很多是由胸腺瘤引起的。重症肌无力病程比较漫长,治疗效果也不是很好。
《一》病因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分两大类,一类是先天遗传性,极少见,与自身免疫无关;第二类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感染、药物、环境因素有关。同时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发胸腺瘤。
《二》病证特点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它是神经肌肉接头这个部位出现了问题。
那么病人主要表现为某一区域的肌肉易产生疲劳,比如说眼肌疲劳,那么就是叫他反复眨眼,眨眼多次以后,他眼皮会抬不起来,那么叫他休息一段时间以后,那么眨眼动作又有力了。
还有就是它发病有一个晨轻暮重的特点,就是早上轻一些,到了下午重一些,通过休息可以部分缓解。
那么少见的是因为出现呼吸肌的疲劳造成呼吸抑制,造成人的死亡,所以重症肌无力的病人要多加注意,防止出现意外。
《三》病位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肝(不是西医的肝脏)对是否耐劳起主要作用,叫做“肝为罢极之本”,“罢”在这里读作“疲”,意思也是“疲乏”,“极”也有疲困的意思。这句话是说,肝主管疲乏,即是否耐劳,决定于肝的强弱。肝虚则不耐劳,首先确定重症肌无力的病位在肝。
2)肝体阴而用阳,用阳无力是因为体阴不足,当补益肝阴。
3)肝为藏血之脏,血为肝体,补血即能补肝阴。
4)肝阳不振,尚应提升肝阳。
5)母能令子壮,肾为肝母,肝肾同源,参以补肾。
6)肌肉不枯而无力,是神不使,当开窍醒神。
7)开窍醒神当借助于胆气,因胆气通于脑,升胆气才能开神机。
8)中气充足,有助于升清,适当调理脾胃。
《四》病机气血是脏腑经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气血的生成、代谢也依赖于脏腑经脉的正常功能,最终依赖于元气的温煦作用,激发脏腑经络功能。重症肌无力气血生成不及,反映了元气的虚损。元气的生成、充沛依赖于肾和脾。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化生元气;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培养元气。重症肌无力患者元气不足,须责之于脾肾,培补脾肾即培补元气,所以培补元气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根本大法。
《五》病性重症肌无力为标本皆虚或因虚致实的虚实夹杂证。该患者不仅气血生成不足,且易损耗。带脉虚,诸经失约,经脉中气血易耗散;肝脾虚,营血统藏不力则逸,气失涵养则脱;肾虚失于封藏则精气流失。劳累、感染、饮食不节、气候变化、情绪波动、女性经期等多种因素会加重气血的消耗,气血为生命的象征,气血不足,则该病表现为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虚则邪自内生,易出现脾虚生湿、肺虚痰阻、肝郁气滞、气虚血瘀等虚实夹杂证;临床常用的西药如胆碱酯酶抑制剂、激素等皆可产生“湿浊”,阻遏经脉,阻遏气机。因重症肌无力患者正气不足,最易受邪,临床上正邪相持、正虚邪盛多见,正邪相争少见,治疗以扶正为主,或扶正祛邪并用。
《六》讨论免疫病理学上重症肌无力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皱褶减少、变平坦,能结合乙酰胆碱(Ach)的有效AchR减少,致使兴奋肌肉的终板电位不足,突触后膜传递障碍而肌无力。现代医学首先对症治疗,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使Ach降解减慢,并使Ach和受体结合的时间延长,但单纯长期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效果渐差。其次免疫干预疗法,使用免疫抑制剂,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抑制AchR抗体的生成,增加突触前膜AchR的释放量,促使运动终板再生和修复。
元气分阴阳,在体用上,元阴成形,构成脏腑、经络等人体组织;元阳化气,发挥生命组织的正常功能。正常人体的AchR不断地新生和脱落,保持动态平衡,并不发生疾病,而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这个动态平衡被破坏,并伴随有神经肌肉接头处结构的损害,表明重症肌无力的元气先期已损,初为代偿期,临床表现为虚,后为失用期,表现为损。培补元气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抑制抗AchR抗体的产生,从而减少对神经肌肉接头处AchR的破坏,使紊乱的免疫机制恢复平衡。
在功能上元阴元阳互相制约,元阳主生长,元阴主收藏,阴阳和则化,人体生理功能正常。激素激发元气,元阴元阳可同时偏亢于不同的脏腑系统,元阳亢则兴奋、躁热、失眠、消谷善饥等,元阴亢则肥胖、水肿、抑制生长。重症肌无力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患者元阴元阳骤失平衡,元气不密,初期常出现病情加重。待病情稳定,递减激素时,阴阳相对平衡,元气固密,为防止疾病反复,治疗一般需2年或更长时间。部分患者激素依赖,需终身服用小剂量激素维持,还有部分患者阴阳始终无法平衡,治疗失效。实验发现中医培补元气方药和激素的疗效相似,而无激素的副作用。
重症肌无力病程越长,元气虚损越严重,疗效越差。胎儿的先天之气来自于父母,孕妇患重症肌无力,若父系无此患,则胎儿是正常的。胎儿在胞宫中与母体形成共生体,正常胎儿的元气弥补了母体的不足,使孕妇重症肌无力症状得到缓解。分娩后,产妇的病情又会反复,说明其元气依旧虚损,因此元气虚损的实质包含了遗传基因的不完整或表达障碍。通过培补元气激活和提高机体自我调控能力,发挥机体的储备潜力。
中医从整体上调整阴阳平衡、固密元气。中医的疗效相对稳定,副作用小,中西医结合治疗则可以减轻激素的副反应,治疗前景广阔。
重症肌无力一则案例
杨某,女,54岁因患重症肌无力求症于王世龙医生
主诉:患者于年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睑下垂,视物模糊等症,
病史:医院做新斯的明试验及其他有关检查,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予吡啶斯的明等药治疗,但疗效不显,病情逐渐加重,于年开始出现咀嚼无力及吞咽困难,且夜间有憋气感觉,服吡啶斯的明后,症状稍有改善,但只能维持2个小时,2个小时后症状又逐渐加重.故于年来我诊所就诊.全身情况:右恻眼睑下垂,面色咣白,四肢无力,气短,汗多,夜寐差,纳呆,大便溏,小便尚可.舌质暗红,苔少,脉弦细.
诊断:重症肌无力(全身型)辨证:肝脾肾俱虚,肝风内动,风痰阻络治则:镇肝熄风,补肝肾,健脾化痰通络使用“中医八角固力汤治疗后一个月,眼睑下垂明显好转,眼斜好转,吞咽仍困难,继服原方一个月半,眼睑下垂基本回访,左右眼球定位点等高,吞咽困难明显减轻,咀嚼有力,四肢肌力明显增加,双臂平举,,双下肢蹲立5次,气短减轻.嘱继服半年后,除眼部感不适外,双眼恢复正常,四肢肌力接近正常,无吞咽及咀嚼困难,全身其他情况良好,随访三年,除因生气吞咽困难复发外,其他症状未见复发。而且吞咽困难复发后,继服原方一个月后,症状消失,全身情况良好,至今未见复发。
本平台由北京泽元堂王世龙医生多年从医来的经验以及建议,希望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有所帮助,平台每天会不定时的推送患者相关的,饮食,生活,护理,用药,注意事项,治疗等对患者有帮助的文章,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让更多患者早日康复,想每天及时查收新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zyy/10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专访方文涛教授ChART回顾性分析胸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