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椿教授肺段切除,术前规划必不可少



重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476503.html

第三届瑞金胸外国际论坛于年11月16日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以胸部肿瘤的微创治疗新进展为主题,紧紧围绕胸外科领域前沿热点话题,邀请到国内外顶级专家进行交流分享。

会上,福建医院副院长陈椿教授发表了题为《肺段切除规划的重要性探讨》的演讲。他指出,术前模拟规划具有3个重要作用:一是充分了解解剖的变异,避免重要结构的损伤,可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二是可模拟手术范围,判断手术切缘,确定合理的肺段切除方案;三是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探查,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会议期间,AME编辑就肺段切除手术技巧、术前规划的开展现状以及预防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等问题对陈椿教授进行了采访。

图1.陈椿教授

采访视频

采访问题

1、您在演讲中提到,术前模拟规划能够减少损伤、降低手术难度,同时提高手术精度,那么目前术前规划相关技术的应用情况如何?存在哪些推广难度?

2、机器人进行精准肺段切除具备哪些优势?

3、对于肺段血管的精确辨识、段间平面精准分离您有何心得体会?

4、在您看来,胸外科手术围术期进行并发症预防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5、在围手术期肺保护方面,您积累了哪些经验?给患者带了哪些改变?

精彩摘要

肺段切除,慢工出细活

做肺段切除手术,一定要有耐心,耐心、精细,才能成就一台高质量的手术。一方面,肺段血管比较细,位置深在,解剖时很容易损伤,一定要耐心细致地进行分离。若过程中出现一些细微损伤,压迫止血要比直接使用电凝效果好。另一方面,我们现在分离段间平面用的是通气辨别法,患者吸入纯氧后,要耐心等待界限显现出来,这大概需要十几分钟。虽然多花了一些时间,但是能够保证段间平面分离得更加精准。在分离段间平面时,我们一般使用超声刀,它具有很好的空洞效应,相比电钩能够达到更精准的剥离效果。

术前规划项目或将被纳入医保

未来要做肺段切除,术前规划是必不可少的。医院在硬件设备、医生的手术技术、手术理念上存在一定差距,导致目前术前规划开展程度不一。自去年7月份开始,我们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术前规划的宣讲,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可以看到大家对术前规划理念及技术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而在不远的将来,术前规划相关项目有可能被纳入医保,正式进入临床。

第四代机器人问世将更利于肺段手术开展

手术机器人灵活的机械臂以及高清的视野能够提升肺段手术的精准性。日前,第四代手术机器人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它具有创伤更小、出血更少的优势,对肺段切除手术更为有利。但目前全国只有手术机器人73台,开展机器人肺段切除手术的经验仍然集中在少数单位和个人身上,期待未来机器人手术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

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

预防并发症是胸外科永恒的话题。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甚至可造成一定病死率。术后住院天数是衡量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我们通过对食管癌患者的全程管理,将术后住院天数从10.3天缩短到8.4天。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延期出院的例数极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几乎为零。

在围术期的肺保护上,应多因素综合考量。术前我们鼓励患者排痰,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术前三天漱口,保持口腔卫生;术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气道的损伤,并注意保温,手术每一步做精细,避免出现漏气;术后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配合雾化吸入,并尽早下床活动。远期还应观察患者有没有肺部感染、胸腔积液以及手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血管并发症等。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环都不容有失。

陈椿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福建医院副院长。任国际肺癌研究学会会员、卫生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国家级专家、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肺癌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食管癌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胸腺瘤联盟成员、中国胸外科肺癌协作组委员、中华肿瘤学会肺癌专业组委员、大中华胸腔镜外科学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及全国食管癌微创与三野淋巴结清扫研究学组组长、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第一任会长、福建医学会胸外科分会首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输血协会副理事长。

担任医学参考报常务编委、胸外科年鉴ATS中文版编委、中华胸外科杂志编委、伤害医学编委、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特约审稿专家、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审稿专家。长期致力于胸外科领域的临床和教学科研工作,专研胸部肿瘤和微创外科的临床应用,擅长肺癌、食管癌、胸腺肿瘤及其他胸部良恶性肿瘤的微创治疗。

肺癌治疗方面,在省内率先开展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已完成的复杂肺段切除术、单孔肺叶袖状切除等高难度手术,是我省微创胸外科治疗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使微创手术显得更“微创”。在大量全腔镜手术的基础上,采用“侧俯卧位”及“食管悬吊法”进行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其中食管悬吊法在国际上首次报道),达到了国际化水平。近年来积极推广食管癌模块化切除理念、患者的全程管理、灭瘘措施、快速康复等新兴技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年5月成功完成福建省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胸外科手术,目前术式覆盖胸外科常见手术,是福建省唯一有技术实力开展机器人手术的胸外科专家。纵隔肿瘤方面,省内首次开展剑突下径路胸腺瘤切除术,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开展肺移植的临床研究,已完成数例肺移植手术,是省内唯一一家肺移植中心的负责人。

在SCI源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著30余篇,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于、年连续两年荣登中国“百强名医榜”食管外科前十专家。培养研究生40余名。

相关链接

李印教授:-1=0——食管外科手术,每一步都要力臻完美张逊教授:AI落地需处理好信息获取与隐私保护间的矛盾求实创新,群英荟萃

记第三届瑞金胸外国际论坛顺利召开《瑞金胸外机器人手术学》英文版正式发布,医院胸外专科医联体同期成立会议预告

第三届瑞金胸外国际论坛

直播预告

第三届瑞金胸外国际论坛·手术直播

AbbasE.Abbas教授:近红外荧光成像在胸外科机器人手术中的应用

第三届瑞金胸外国际论坛预告医院胸外科肺段切除术相关研究

第三届瑞金胸外国际论坛预告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手术技术探讨

第三届瑞金胸外国际论坛赵盈凯教授:肺癌CT筛查时代,影像指导下的胸腔镜辅助肺癌手术

第三届瑞金胸外国际论坛预告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手术经验和肿瘤学疗效

第三届瑞金胸外国际论坛预告KostasPapagiannopoulos:肺癌治疗现状及未来趋势

第三届瑞金胸外国际论坛预告

m.02..11.26.01

采写编辑:高晨AMEPublishingCompany

视频剪辑:麦雪芳AMEPublishingCompany

排版编辑:高晨AMEPublishingCompany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AM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zyy/11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