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诊断与医治中国专家
以下内容和版式版权归属中华医学会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ureredcellaplasia,PRCA)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在广泛征求国内多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达成以下我国获得性PRCA诊断与医治专家共鸣。
1、PRCA定义及病发机制
PRCA是一种以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织红细胞减低和骨髓幼红细胞显著减少或缺如为特点的综合征,包括先天性PRCA(Diamond-Blackfan贫血,DBA)和获得性PRCA。
DBA是由核糖体蛋白结构基因突变致使核糖体生物合成异常,为红细胞内源性生成缺点而至,多在出身后1年内病发,约1/3合并先天畸形。获得性PRCA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PRCA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也可见于白血病前期,大多数为特发性,无确切诱因。继发性PRCA常继发于不同疾病,机制复杂,尚不十分明确(表1)。
表1
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病因和分类
2、获得性PRCA的诊断建议
(1)病史收集
1.既往基础疾病:感染、结缔组织病、肾功能衰竭、肿瘤、慢性溶血性贫血、胸腺瘤、血液系统肿瘤等。
2.用药史:氯霉素、氯磺丙脲、硫唑嘌呤、红细胞生成素(EPO)等。
3.化学品接触史。
4.有没有妊娠。
5.有没有营养不良。
(2)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织红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涂片等。
2.肝肾功能、电解质。
3.血清EPO水平、EPO抗体检测:EPO相干PRCA患者血清EPO水平与贫血程度呈负相干。原发性PRCA多与异常免疫有关,自身抗体作用于定向干细胞或EPO受体上,或原发产生EPO的自身抗体。部份患者血清IgG水平升高。
4.结缔组织病相干抗体检测:最少包括ANA、ENA、dsDNA、RF、ASO等筛查。
5.甲状腺功能检查。
6.病毒学检测:包括细小病毒B19、肝炎病毒、EBV、HIV、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CMV等。
7.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获得性PRCA可继发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多种实体肿瘤。
8.铁代谢相干指标测定:血清铁、总铁结合力、不饱和铁结合力、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
9.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测定。
10.溶血相干检查:酸溶血实验(Ham实验)及抗人球蛋白实验(Coombs实验),尿含铁血黄素实验(尿Rous实验),锚链蛋白等检测,和各种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的相干检查。
11.骨髓涂片:分析造血组织增生程度,粒、红、淋巴细胞形态和各阶段比例,巨核细胞数目和形态,小粒造血细胞面积,是不是有异常细胞等。
12.骨髓细胞组织化学染色:包括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及积分、有核红细胞糖原染色、铁染色。
13.骨髓活检:最少取2cm骨髓组织(髂骨)标本用以评估骨髓增生程度、各系细胞比例、造血组织散布情况,和是不是存在异常细胞骨髓浸润、骨髓纤维化等,如有异常发现必要时行免疫组化染色。
14.流式细胞术检测:获得性PRCA常继发于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慢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检测,以排除上述疾病。
15.T细胞受体重排、免疫球蛋白重链重排:排除T/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疾病。
16.细胞遗传学检查:G显带核型分析、必要时做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遗传性疾病筛查。
17.份子遗传学检查:对MDS的各种常见基因突变类型进行检测。
18.影象学检查:包括B超、CT、磁共振等,目的在于发现胸腺瘤、血液系统肿瘤及其他实体瘤存在的证据。
(3)国内获得性PRCA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1)有贫血症状和体征,如心悸、气短、苍白等。
(2)无出血、无发热。
(3)无肝脾肿大。
2.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男性g/L,女性g/L);织红细胞1%,绝对值减少;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少数患者可有轻度的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分类正常,红细胞及血小板形态正常。
(2)血细胞比容较正常减少。
(3)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在正常范围内。
(4)骨髓象:骨髓红细胞系统各阶段显著低于正常值。幼稚红细胞应少于5%,粒系及巨核系的各阶段在正常范围内。红系严重减少时,粒系的百分比相对增加,但各阶段比例正常。个别患者的巨核细胞可以增多,3系细胞无病态造血,罕有遗传学异常,无髓外造血。
(5)Ham实验及Coombs实验阴性,尿Rous实验阴性(频繁输血者Rous实验可阳性),无PNH克隆。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及铁蛋白可增加。有些患者IgG增加。
3.部份患者有胸腺瘤。有些继发患者病发前有氯霉素或苯等接触史,有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其他血液病(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先天性患者病发早,可伴先天畸形,父母常为近亲结婚。
5.个别MDS患者以PRCA为最初表现,染色体(如5号染色体)核型异常。儿童患者应注意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前期鉴别(该病通常先表现为急性红系造血停滞,2~3个月后产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EPO相干PRCA
长时间运用重组人EPO(rhEPO)可致使患者体内产生抗EPO抗体,它既针对外源性EPO,也针对内源性EPO,终究致使红细胞生成障碍。其诊断标准为:①rhEPO医治4周以上,在rhEPO剂量不变或增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血红蛋白每周下落5~10g/L,或每周需要输注1~2个单位的红细胞才能保持血红蛋白水平;②织红细胞绝对值10×/L,而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正常;③骨髓涂片可见红系严重增生不良,幼红细胞5%;④抗EPO抗体检测阳性。
3、获得性PRCA的医治建议
(1)治本医治
1.免疫抑制医治:
(1)皮质激素(CS):CS是目前医治获得性PRCA的首选药物,特别是对年轻患者,有效率为30%~62%。经常使用剂量为泼尼松0.5~1.0g·kg-1·d-1,至红细胞压积到达35%后逐步减量至停用。约40%的患者4周见效,80%的患者在停药24个月内复发,但多数复发患者再次运用CS医治依然有效。单用CS医治的获得性PRCA中位生存期为14年。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肌病、感染、高血糖、骨质疏松、消化道出血。
(2)环孢素(CsA):CsA目前被认为是获得性PRCA(特别是特发性PRCA)的一线医治。CsA可以提高CS医治的减缓率,下降复发率,延长无病生存期,减少成份血输注(下降铁过载、溶血、输血相干感染的发生率)。其有效率为65%~87%。由于CsA存在肾毒性,应用时应监测药物浓度和肾功能,剂量原则应个体化。
(3)细胞毒免疫抑制剂:经常使用的细胞毒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CTX),用于CsA忌讳或无效患者、继发于LGLL的PRCA,单用有效率为7%~20%,一般与CS联用。在白细胞、血小板允许的情况下,剂量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至起效或骨髓抑制产生。起效后开始减量,至红细胞压积恢复正常后3~4个月停用。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脱发、消化道症状、出血性膀胱炎、性腺毒性、肝功能伤害、第二肿瘤。
(4)抗人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ALG):对部份获得性PRCA有效,但价格较贵,可酌情运用。
2.丙种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有免疫调节、中和抗体、抗感染的功效,可用于HIV、细小病毒B19等病毒感染后继发PRCA患者,也可用于运用利妥昔单抗、阿伦单抗、FK、器官移植医治后细小病毒B19感染的PRCA患者。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医治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大多需要反复多疗程输注直至病毒清除。
3.单克隆抗体:
经常使用的单克隆抗体包括利妥昔单抗(rituximab)、达利珠单抗(daclizumab)、阿伦单抗(alemtuzumab)。利妥昔单抗为抗CD20单克隆抗体,可选择性地杀灭B细胞,已广泛应用于B细胞淋巴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医治。有文献报导该药用于其他药物医治无效的PRCA、继发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PRCA、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继发PRCA有效,剂量为mg/m2×4周。达利珠单抗为抗IL-2受体的单克隆抗体。IL-2受体表达在活化T细胞上,阻断IL-2受体可下降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其优点为毒性小,患者耐受性好。阿伦单抗为抗CD52单克隆抗体(CD52表达在T和B淋巴细胞表面,抑制后可显著下降淋巴细胞活性),可应用于CS或CsA效果不佳者。
4.其他医治:
(1)雄激素:雄激素可以刺激骨髓红系造血,是医治获得性PRCA的基础用药,可与其他药物联合运用。
(2)脾切除、血浆置换、骨髓移植:有报导提出脾切除、血浆置换、骨髓移植对医治获得性PRCA有效,但目前运用很少,仅用于其他各种医治失败的患者。
5.EPO相干PRCA的医治:
该病一经确诊应立即停用rhEPO,给予输血支持医治及免疫抑制医治。首选方案为泼尼松1mg·kg-1·d-1联合口服CTX,其次为CsA,延续至抗体转阴。有条件者可行肾移植。
Hematide是一种合成多肽,它是一种EPO受体激动剂,可刺激红系造血,目前用来医治慢性肾衰竭和肿瘤性贫血。Hematide与抗EPO抗体无交叉反应,因此,有可能用来医治由抗rhEPO抗体或抗内源性EPO抗体致使的PRCA。
(2)病因医治
1.胸腺切除术:
胸腺瘤患者获得性PRCA的发生率为5%~15%,是继发性PRCA的最常见病因。但对于继发于胸腺瘤的PRCA患者,仅仅切除胸腺是不够的,需要同时进行免疫抑制医治。经常使用的药物包括CS、CsA、CTX,其中最好方案为胸腺切除联合CsA医治。
2.其他:
对于继发性PRCA,要注意去除病因。药物引发的PRCA,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病毒感染致使的PRCA,应给予抗病毒医治;恶性肿瘤引发的PRCA,应积极医治原病发。
(3)对症及支持医治
1.输血:
根据报导,12%的获得性PRCA具有自限性,因此,在病发最初的1个月,可以医治原病发同时予输血支持医治,监测血常规变化,视察患者红系造血是不是有恢复趋势。另外,输血也是获得性PRCA医治期间的重要支持医治手段。
2.抗感染医治:
获得性PRCA患者长时间贫血,长时间运用免疫抑制剂,如CS、CsA、CTX等,容易合并感染,尤其是真菌及机会致病菌感染,应根据细菌学证据及药敏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应特别注意肺胞子菌肺炎,可预防性使用磺胺类药物。
3.祛铁医治:
获得性PRCA患者长时间输血致使血清铁蛋白μg/L时,应给予祛铁医治。
3、获得性PRCA的疗效标准
1.基本治愈:
贫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上升,男性到达g/L,女性到达g/L。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正常。骨髓象恢复正常。停药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
2.减缓:
症状消失。男性血红蛋白到达g/L,女性到达g/L。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正常。骨髓象恢复正常。停药随访3个月稳定或继续进步。
3.明显进步:
症状好转,不输血。血红蛋白较医治前增加30g/L以上,保持3个月不下落。
4.无效:
医治后血红蛋白不增加,或增加不到30g/L。
执笔:付蓉
主审:邵宗鸿、张连生
参加共鸣讨论的专家
参加共鸣讨论的专家(按姓氏笔划排序):仇彤霞(南京医院、医院);方美云(大连医院);王化泉(医院);王小钦(医院);王秀丽(医院);冯建明(医院);付蓉(医院);孙汉英(医院);孙慧(医院);孙竟(医院);叶芳(医院);李静(医院);李薇(医院);李燕(新疆医院);刘代红(医院);刘红(医院);刘辉(医院);刘竞(医院);刘欣(安徽医院);刘新月(医院);任金海(医院);朱焕玲(医院);陈国安(医院);陈钰(医院);杜欣(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医院);邵宗鸿(医院);宋强(医院);佟红艳(浙江大医院);张凤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张连生(医院);金洁(浙江大医院);林圣云(浙江中医院);苗瞄(医院);杨波(医院);周晋(哈尔滨医院);胡晓霞(医院);姚红霞(医院);赵明峰(医院);展昭民(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韩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医院);赖永榕(广西医院)
茵陈能治白癜风吗贵州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zyy/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她这样吃东西,竟查出3种肿瘤医生说,这
- 下一篇文章: 支原体肺炎误诊为恶性胸腺瘤分析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