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每一个80后永远80后



猛然回头,我们这群80后们也不知不觉地迈入了三十+,步入了大多数人定义的“中年”。过去在爸妈身边连开水都轮不到我去烧,什么都不操心的小姑娘,现在会为了宝宝的一口吃的,用什么洗澡洗头去把配方表研究个底朝天,哪款尿不湿吸水性透气性好,哪辆推车舒适度高抗震性好,都恨不能写出个评测报告。曾几何时大家说到80后,无非是青春活力,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狂热追星这样的词汇。现在的我们,却不得不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不时陷入类似工作最忙时老人小孩都生病,生活一团糟的窘境,彼此之间的话题的主导不自觉地转向工作的困扰,育儿的困惑,家庭的难题……

年春天,父亲足部后跟莫名疼痛并日益加剧,到后来走路是一瘸一拐。经诊断患了跟腱炎,医院,疗效依然不佳。本就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父亲,情绪越发低落。直到宝宝的出生,才让他的情绪有所好转。

同年夏天,母亲检查发现患有肾炎,不久腰伤旧疾也突然发作,卧床休息多日才有所缓解。年4月,宝宝刚刚十个月,在连续两个白天发烧最高38度多时,一直是通过物理疗法想靠宝宝自身免疫力扛过去。结果到了第二天晚上九点多宝宝高烧39度,实在坐不住了,和宝爸,奶奶医院,在做了抽血化验检查后,医生说病毒细菌感染,方案是必须马上办理住院手续和注射打针。在跟熟识的儿科医生朋友电话咨询后,权衡再三,还是采纳了当晚给宝宝打针控制病情的方案。可是因为宝宝那会太胖,手上和脚上的血管护士都看不清,扎了几次都没成功,宝宝哭得撕心裂肺,声音在夜晚空旷的走廊中格外地响,那个场景也让我至今心有余悸。最后,宝宝被送进了ICU病房,请那边的护士进行了注射。ICU病房,家人不得入内,在走廊里听着宝宝的哭声,感觉无比焦灼,无助。

年春天,婆婆检查发现患有妇科肿瘤,后确认为宫颈癌早期。术后,在家休养了三个月,却再次查出癌细胞转移。于是,化疗,放疗,化疗,放疗……不断和癌细胞斗争的过程中,人也日益憔悴,化疗后的各种副作用日渐显现。期间,我母亲突然一只眼睛怎么也睁不开,依然白天在家坚持替我们带着宝宝,后来在我们坚持下,去医院诊断发现患了重症肌无力,且长有胸腺瘤。在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后,因自身免疫系统受到病症的损害,伤口迟迟未完全愈合。基于种种,没有他法,宝宝的成长几乎是在各种打游击东奔西跑的环境下进行的,作为母亲的我也经常处于狼狈,无助,身体透支的状态。产生的副作用就是曾经几乎百毒不侵,感冒都很难患上,上班七八年几乎没去过卫生科的我,开始隔三差五感冒,咳嗽,电脑桌上开始摆上有各种药瓶。这一切的一切,导致正处于学说话阶段的宝宝,最先学会的单词居然是,“药”。问她奶奶干嘛了,她会指指手,是想告诉我说奶奶打针去了。去年年底,为了晚上不加班能早点回家带宝宝,中午没休息连续工作,这样的状态持续一个月后,腰痛不已。在强烈怀疑自己腰快断了后,去医院做了CT,医生却说看不出什么大问题,现阶段应该算是腰肌劳损。我突然醒悟,如果再不重视自己的身体,有一天或许我也会有心无力地卧病在床。

………生活如此狼狈。以至于闺蜜们都劝我,你一定要去拜拜佛烧烧香,才能度过劫难。………是啊,生活不该是这样的,生命也不该是这样的。

今年年初宝宝发烧咳嗽,吸取上次教训,这次发现有医院,抽血化验。看着医生开的药单,有口服药,有雾化药,我搜集了药方信息后,手机查询发现多为抗生素药品。看着手机屏幕上刺眼的三个字,纠结了许久,还是不想给她用。想起朋友之前跟我聊天说给宝宝在病症初期服用蔓越莓胶囊很有效,蔓越莓本身有很好的消炎作用,成分也比较天然。跟朋友联系,反复确认对宝宝的使用方法后,买了瓶蔓越莓胶囊和一瓶冰蜜。说实在的,自己当时仍然是半信半疑,生怕耽误时间,病情加重,最后还是得打针。在家人有所担心和质疑的情况下,我只有强装镇定,坚持没给她用抗生素,把蔓越莓胶囊粉加到冰蜜水里或者酸奶里给宝宝服用,迅速补充维C,后来发现确实有效缓解,总算松了口气。在如今这个看到蓝天都恨不得发朋友圈炫耀的世界,很多东西我们根本无法掌控。这一点由于我这两年医院求医的经历,让我有更多感受。穿上了病号服的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即便再乐观的人,很多时候人的独立,自信,欢乐都在被病情一点点吞没。。。而给整个家庭带来的也只会是各种压力和重负。确实,我们无法掌控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可以做到更加认真、更加努力地生活,不论是直接入口的,还是接触身体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做到给自己和家人尽可能多的安全,安全,安全。。。我们只有重视我们的身体,身体才会给我们好的反馈,只有提高自己的能量值,才能拥有更多拥有快乐幸福生活的力量。我再也不想有在ICU门口不断徘徊的忐忑,再也不想让我和我爱的人陷入对生活的失望,甚至绝望中去。所以,首先我要做的,是保护好自己,只有更加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专业
成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zyy/7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