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胸外科就诊建议



最近阳光明媚,气温回升,往年的这个时候,正是胸外科患者就诊的高峰期,有许多的肺、食管、纵隔及胸膜、胸壁疾病患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甚至已经接受了手术开始康复。但今年的冬季似乎特别漫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爆发以来,疫情蔓延到全国乃至国外,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是一种主要攻击呼吸道并潜在侵犯心脏等多脏器的新型传染病,以发热、咳嗽、乏力为主要症状,传染力强,易感性高,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多样化,重症患者可以出现威胁生命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治疗呼吸系统、循环系医院,医院也义不容辞的承担起了抗击疫情的任务,建立了专业化的发热门诊与隔离病区,并先后派出五批医务人员驰援疫区,奋战在一线。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还在持续,抗击病毒的战斗仍然焦灼。胸外科疾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疾病本身、合并症、手术以及化疗等因素的影响,机体免疫状态大都较正常人低下,成为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因此,针对本次疫情,我院胸外科各病区全员动员,多次组织学习研讨,制定了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和紧急预案,既要保障必要的检查治疗可以有序开展,更要做好新冠肺炎的防范工作,以期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

遵照河南省卫健委、郑州市防疫指挥部以及医院的防疫指示,本着保证安全、诊疗规范、路径合理、流程简化的目的,我们为计划前来就诊的胸外科患者提出了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就诊注意事项

就诊前提前预约联系我院的胸外科医师,专科医师会针对病情进行充分评估,给予专业的诊疗意见,推迟非必要的就诊。来自疫区的医院进行胸部CT等相关检查,经我院专家远程会诊后再来就诊。目前,我院已经开通在线问诊服务,也可经当地医务人员推荐的方式联系。就诊前应当充分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医院进行筛查和预检登记。住院患者如需陪护,应固定一位陪护人员,避免家属探视,治疗期间尽量留在自己的病房,减少与其他患者的接触,坚持每日体温检测,勤洗手,按时更换口罩。

进行检查鉴别诊断

患者来院后应尽快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检验。必须进行胸部CT检查,详细评估肺部情况。COVID-19在早期的CT影像通常表现为一或多个肺部磨玻璃阴影(GGO),与早期肺癌的GGO有一定的相似性。而随着疾病的进展,COVID-19患者多会出现肺实变不张,这又需要与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相鉴别。因此对于肺部疾病患者来讲,做好鉴别诊断,十分的必要。如排除新冠肺炎,可继续接受后续的专科治疗。

合理安排手术治疗

预期手术治疗的胸外科患者,对于开放性胸外伤、自发性食管破裂、难以控制的大咯血等需要急诊手术的,我院会组织多学科会诊,充分评估患者身体状态,在可以排除COVID-19并充分保证治疗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手术治疗。食管癌、浸润型肺癌、恶性胸腺瘤等胸外科限期手术,全面检查评估身体状态及手术风险后,保证围手术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安排手术治疗,也可考虑给予新辅助化疗,控制疾病进展,待疫情控制后实施手术治疗。对于短期内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胸外科疾病,包括肺部良性肿瘤、支气管扩张症、纯磨玻璃结节肺癌、神经源性纵隔肿瘤、成熟畸胎瘤、贲门失弛缓症、胸壁结核、手汗症等,可以暂缓手术,待疫情完全结束后再接受手术治疗。

抗肿瘤药物治疗建议

需要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的胸外科患者,对于术后辅助化疗者,因为近期刚接受了肿瘤切除手术,短期内复发转移可能性极低,受疫情影响延期2~4周对总存活率影响不大,可以适当延缓化疗。肺癌术后辅助化疗者,如分期为IIIa期或IIIb期,EGFR基因突变或ALK重排阳性,可考虑行口服靶向药物治疗作为术后辅助治疗,避免化疗后免疫功能减低导致的交叉感染。需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如果情况允许,为避免旅行增加被感染的风险,医院进行化疗。接受靶向治疗的肺癌患者,如病情平稳,可根据情况适当推迟复诊,如仅需开具靶向药物,可以请家属带上病例医院代为取药。

合理安排复查、随诊

对于复查随诊的患者,在疫情未被完全控制情况下,可暂缓复查,适当延长随访时间。推荐网络在线复诊,降低就医过程中被感染的风险。目前,我院已经开通在线问诊服务,电话随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xyby/11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