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碘中药治疗甲亢的思路探讨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为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属中医学“瘿病”范畴。中医治“瘿”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有关于“瘿病”的记载。晋代葛洪率先用海藻酒治疗“瘿病”。此后,历代医家论治“瘿病”亦多主张用海藻、昆布等含碘丰富的软坚散结药。唐代王焘著《外台秘要》共收集到36种治“瘿”方剂,其中海藻玉壶汤、四海舒郁丸、消瘿汤等经世名方均为含碘丰富的中药方剂。一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医治“瘿”必用海藻、昆布等含碘丰富中药。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渗透和影响,近20多年来,部分中医对应用含碘中药治疗甲亢这一传统提出质疑,对其利弊、取舍产生诸多意见分歧。有主张用者,有主张摒弃者,亦有主张依据情况选用者。

现代有医家认为“瘿瘤”与甲亢并非同一疾病。古代所谓之“瘿瘤”,主要是指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多由于缺碘所致。而甲亢除有甲状腺肿大之外,还主要有甲状腺激素分泌旺盛的病理改变,缺碘并非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故而应用含碘药反而有促使甲状腺激素储存的弊端。其次,中药治疗甲亢并不是单纯依靠中药里的含碘成分,而是通过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碘剂的疗效。第三,甲亢并不禁用含碘药物,在西药中用碘剂短期突击治疗甲亢危象,或做甲状腺手术前准备均是明证。含碘中药有三大适应证:一是单纯性甲状腺肿或地方性甲状腺肿之弥漫性甲状腺肿大者;二是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癌,有局灶性甲状腺肿而无明显甲亢表现者;三是甲亢伴有甲状腺肿大者,待其阳亢症状有所缓解,以阴虚或气阴两虚为主要证候时,可投用含碘中药以软坚消瘿。

据研究,不同的含碘中药,根据其含碘量多少分为两类。一类是含碘量较多的,多为海产植物药,如海带、海藻、昆布;另一类是含碘量较少的,有植物药或介类药,如香附、夏枯草、川贝、玄参、木通、牛蒡子、黄药子、丹参、龙骨、牡蛎等。古代中医先贤们并不知碘元素为何物,但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治瘿用含碘药这一宝贵经验。而面对现代科学的冲击,中医也应持开放的态度,以科学、务实的精神寻求新的发展和延伸。在运用含碘中药治疗甲亢的利弊取舍问题上,现代中医学家们从理论上、从临床实践上均进行了论证和总结,但遗憾的是缺乏有力的实验数据。现代医学则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在治疗甲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中医也可以借鉴、吸收,以进一步提高中医诊断、治疗和选方选药量化的准确性。含碘中药的成分要比碘剂复杂,除含碘外,还含有蛋白质、糖类、甘露醇等不同成分,而且中药方剂是针对患者机体的病理状态来选药组合的,方剂中各中药间的复杂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揭示。除了碘的基本作用机理外,碘还可能与其他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协同作用,变弊为利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因此,既不可对现代医学所揭示的甲亢病理、生理规律以及碘对于甲亢患者的作用规律等研究成果熟视无睹,一味拘泥于古方,也不可简单地用现代医学理论去推论、指导中医用药,对古方全盘否定,视含碘中药为禁忌用药。而应当以科学的态度、进取的精神,在吸收祖国医学精髓、借鉴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实验性的定量分析和研究,寻找出更符合临床实际的运用含碘中药治疗甲亢的新思路。

===================================

欢迎







































白癜风的中医治疗
白癜风的诊断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xyby/5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