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马刀治疗垂体腺瘤有效的时间段



许多研究证实伽马刀治疗(GKRS)有控制垂体腺瘤体积的作用,但很少有报道指出该治疗在哪个时间段的效果最好。香港大学放射诊断科的HenryKa-FungMak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神经外科的StanleyXu等对此展开了一项研究,发现垂体腺瘤体积明显减小是在伽马刀术后一年。文章发表于年9月《垂体》杂志在线。

参与研究的两所大学共同享用样本资料。纳入研究共21例伽马刀治疗后、具有基线时间点即TP0的MRI资料和至少1医院随访的垂体腺瘤患者。磁共振(MRI)检查使用专用序列。其中,13例为功能性垂体腺瘤,包括6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和7例生长激素(GH)腺瘤,另8例是无功能(NF)腺瘤。随访MRI扫描分别在术后6、12、24、36和48个月即TP1--TP5时间点进行。肿瘤体积计算公式V=π(TR×AP×CC)/6,其中TR为左右径,AP为前后径,CC为cranio-caudel径。伽马刀术后肿瘤体积减小超过25%定为缩小,肿瘤体积变化小于25%定为静止,肿瘤体积增加超过25%定为增大。在术后随访4年时,21例肿瘤体积缩小或静止,均得到控制;其中GH腺瘤,ACTH腺瘤及NF腺瘤分别缩小89%,75%和78%。变量分析显示,伽马刀投照剂量与垂体腺瘤的不同亚型明显相关,而与肿瘤初始体积无关。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投照剂量、初始体积或肿瘤亚型与控制肿瘤效果均无明显相关性。与初始时间点即TP0时的体积比较,TP1即6个月时肿瘤体积平均减小1.mm(t检验P值0.,非参数Wilcoxon等级检验0.),提示体积中等程度缩小。余下的随访时间点TP2--TP5显示,体积平均缩小范围在1.-2.mm,提示体积显著缩小;肿瘤体积缩小在TP2即1年时最为明显(P值0.,Wilcoxon等级检验0.)。在以后的随访期内即TP3-TP5时间点肿瘤体积改变不大。

作者认为,垂体腺瘤体积显著减小发生在伽马刀术后1年,之后缩小幅度有所下降。

图1.不同亚型的垂体腺瘤在伽马刀术后48个月随访期结束时,肿瘤体积变化平均值与治疗前初始体积比较,缩小(超过25%),静止(变化小于25%),增加(超过25%)的情况。

(本文由郑锋编译,医院陈衔城教授审校)









































白癜风注意什么
白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xyby/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