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经剑突下切口胸腔镜切除纵隔肿瘤术
近日,医院胸外科又为一名纵隔肿瘤患者成功施行经剑突下切口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胸腺瘤B1型,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
截至目前,我院胸外科已经有13名患者接受此手术方式。
患者刘某一月前健康体检时发现前纵隔阴影,进一步行胸部CT发现前纵隔大小约5×4cm肿物,考虑胸腺瘤可能大,入住我院胸外科。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发现患者病变较大,与左右无名静脉关系密切,手术难度大,术前评估患者年龄偏大,心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大手术大创伤,经科室会诊讨论,决定行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
经剑突下切口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是取剑突下2cm切口为进镜口,两侧长约1cm切口为主副操作孔,手术历时1小时,成功为患者切除病变,病理示胸腺瘤B1型。
患者术后6小时即可自行坐起咳嗽,术后第一天即拔除引流管下床活动,4天治愈出院。
胸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随着生长发育逐渐退化,胸腺瘤便是起源于该处的肿瘤,是胸外科常见的一种前纵隔肿瘤,常见的并发症是重症肌无力,一经诊断即应外科手术治疗。上纵隔解剖关系复杂,毗邻心脏大血管,传统的手术方式是用胸骨锯锯开胸骨暴露纵隔,手术创伤大,术后病人刀口疼痛较重,恢复相对慢;切口感染、胸骨不愈合、手术后钢丝影响生活等并发症多。随着胸腔镜微创诊疗技术的发展,现已经广泛用于纵隔肿瘤的手术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病人痛苦小的特点,已经逐步代替传统开胸手术。
胸腔镜主流手术是经侧胸壁开三个长约2cm的切口,我院胸外科在郑立军主任、郑晨昭副主任带领下,开拓创新,紧跟最新微创医学前沿,将剑突下胸腔镜技术用于纵隔肿瘤的微创治疗,是目前最高精尖最前沿的手术路径。胸外科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现已完成13例,术后病人均无并发症治愈出院。
剑突下胸腔镜手术将传统胸腔镜的侧胸壁切口改至剑突下,具有以下优势:
1.术野开阔清晰,可以将胸腺上极及两侧脂肪组织完整切除,同时能够准确有利并保护重要神经,能够到达传统手术解剖禁区;
2.手术创伤小,肌肉对手术器械不敏感,术后基本可以达到无痛,恢复快,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动;
3.减少了对胸膜腔的刺激,缩短手术时间,术后甚至不需要放置胸腔闭式引流,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4.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从劈开胸骨正中切口,到传统胸腔镜三切口,再到剑突下切口胸腔镜手术的演变,反映了医院微创胸外科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医院胸外科在郑立军主任、郑晨昭副主任带领下,与北京、上海、医院保持紧密联系,积极参与胸外科前沿会议,掌握食管癌、肺癌及纵隔肿瘤诊疗的最新动态。经剑突下胸腔镜技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胸外科已达到山东省前沿水平,相信在将来一定会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xyby/7986.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影医译工作室精品译作成人眼眶肿瘤临床
- 下一篇文章: 确诊丨经典病例183左软腭粘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