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要怎么治疗好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患病率为77~/万,年发病率为4~11/万。女性患病率大于男性,约3:2,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儿童1~5岁居多。病因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分两大类,一类是先天遗传性,极少见,与自身免疫无关;第二类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感染、药物、环境因素有关。同时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发胸腺瘤。

临床表现

重症肌无力发病初期患者往往感到眼或肢体酸胀不适,或视物模糊,容易疲劳,天气炎热或月经来潮时疲乏加重。随着病情发展,骨骼肌明显疲乏无力,显著特点是肌无力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减轻,此种现象称之为“晨轻暮重”。

1.重症肌无力患者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可有如下症状

(1)眼皮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视、眼球转动不灵活。

(2)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讲话大舌头、构音困难,常伴鼻音。

(3)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4)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

(5)抬臂、梳头、上楼梯、下蹲、上车困难。

重症肌无力中医样辨证施治?

重症肌无力在中医属于“痿证”范畴。中医治疗讲究整体和辨证,对重症肌无力等疑难杂症的疗效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公认。中医认为,痿证病变部位在筋脉肌肉,基本病机为气血、精髓亏损,不能濡养肌肉筋脉,久病脉络瘀阻是发病的关键。治疗上以扶正补虚为主。病因与血管病变、病毒感染、人体免疫功能受损有密切关系,病毒感染、免疫受损后血管微循环出现障碍,导致人体血液对皮肤、神经元、肌纤维等的支持和供养功能受损,上述组织、系统的细胞结构病变甚至坏死,功能病变,引发肢体肌无力、肌疼痛等症状。因此要根治以上疾病,必须能够彻底改善血运,消炎、有效激活和修复坏死细胞和组织。

1.脾胃虚损眼睑下垂,四肢痿软乏力,纳差,便溏,舌淡红而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

2.脾胃虚损之兼证兼肝血不足者,复视、斜视明显。兼肾虚者,抬颈无力,腰背酸软,阴虚者,口干咽燥;阳虚者,夜尿多。兼心血不足者,心悸,失眠,夜寐多梦。兼胃阴虚者,口干,苔剥。兼痰湿壅肺者,胸闷、气促。兼湿者,苔白厚或白浊。兼痰者,咳嗽痰粘。兼瘀者,舌暗红,尖边有瘀点、瘀斑,脉涩。兼外邪者,鼻塞流涕,喉痒咽痛,脉浮等。

3.大气下陷症见呼吸困难、痰涎壅盛、气息将停、危在顷刻等肌无力危象。

对于本病的治疗,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之旨,当以补脾益损、升阳举陷为治疗大法。此外,本病毕竟有先天不足,精血虚损;况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相生,故亦应兼顾养血益精以固肾。至于肌无力危象,则以标证为主要矛盾,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于兼证的处理,则可随证加减,灵活变通。

常用方药如下:

脾胃虚损补脾益损,主要药物有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五凤龙、甘草等。

2.兼证的处理肝血不足加枸杞子、首乌、黄精、鸡血藤。肾虚加菟丝子、桑椹子,阳虚明显加巴戟、肉苁蓉、淫羊藿;阴虚明显加山萸肉,或加服六味地黄丸。心血不足加熟枣仁、夜交藤。胃阴虚党参易太子参,加金钗石斛。痰湿壅肺加橘络、百部、紫菀。兼湿加苡仁、茯苓。兼痰加浙贝母。兼瘀加丹参。兼外邪一般用轻剂之补中益气汤,酌加桑叶、豨莶草、千层纸、浙贝等。

3.大气下陷之肌无力危象应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加强吸氧、吸痰、鼻饲中药,辨证使用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点舌以及其他中成药除痰、保留灌肠等。

中医讲辨证施治,以上药方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

可能使重症肌无力加重或复发的因素:

常见诱因有感染、手术、精神创伤、全身性疾病、过度疲劳、女性生理期前后、妊娠、分娩、吸烟、饮酒、胸腺瘤复发等。

重症肌无力的危害有哪些?

1、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的改变:神经肌肉接头部的形态学改变,是重症肌无力病理中,最特征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突触后膜皱褶消失、平坦、甚至断裂。

2、使肌纤维的变化:病程早期主要是在肌纤维间,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此现象称为淋巴漏;在急性重症病中,肌纤维有凝固性坏死,伴有多形核白细胞的巨噬细胞的渗出。

3、导致胸腺的改变:重症肌无力中有少部分的患者,合并胸腺瘤,一半以上患者伴有胸腺肥大,一般患者伴有胸腺组织发生中心增生。腺瘤按其细胞类型分为:淋巴细胸型,上皮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后两种常伴重症肌无力。

以上就是对重症肌无力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症状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xyby/8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