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教授从学习到超越,力创病理科国际化
引言:初见张杰教授,医生特有的严谨细致的气质扑面而来。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交流中,张教授却展示出和蔼、风趣的一面。张教授笑的时候很温暖,他讲话力道十足,让人轻易的想到“如沐春风”这个词。健谈的张教授和我们分享了他三十多年的从医经历和心路历程,并带着我们参观了科室里各个病理检验室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张教授栩栩如生的描绘将中国病理学的发展史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医院病理科的日益强大,也看到了各种疾病治疗未来的发展和希望。
人物
聚焦
张杰,医院病理科主任。
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30余年,致力于肿瘤临床病理学诊断及分子病理学研究。曾赴香港中文大学病理解剖及细胞学系、日本广岛大学医学院分子病理部、德国海得堡大学进修学习或开展科研工作。发表各类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目前担任中华病理学会胸部病理学组副组长;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国家卫计委病理质控中心分子病理质控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病理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病理专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临床病理质控委员会委员等。
从更深的层面认识疾病
谈及病理科,张教授满脸的自豪。在他眼中,由于病理学的特殊性质和任务,病理科作为一个“桥梁”学科,链接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病理科以生理学、解剖学等各基础学科为依据,通过不同层面的研究手段,对临床上出现的症状、体征作出解释,对疾病作出诊断,这是医学治疗的必经之路。国外称病理医生为“doctor’sdoctor”也是由此而来。
张教授从医30多年,同所有病理科医生一样,手边总是有一台显微镜。回想当初,张教授感慨现今病理科的设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求学时所用的单孔显微镜,到电子显微镜,再到现在科室里引进的最先进的设备。病理科医生从细胞学层面的认识,逐渐深入到蛋白组学,如今又在基因组学中探索出一条有前景的道路。正是通过这一层层更小的维度来认识疾病、了解疾病,才能对疾病作出具有宣判性、权威性的诊断。这样的幕后工作,容不得一丝的马虎和疏忽。张教授强调,作为一名病理人,在扎实医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加强同临床医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力求减少,甚至杜绝漏诊、误诊,对患者负责。
从效仿到超越的跨步
“这三十多年,我国病理学的发展跨度很大。如今我们病理科的设备和资源条件已经可以媲美美国。我们现在已经从学习、效仿国外的知识和标准踏入超越和创新的新征程。”采访中,张教授一直强调一名病理科医生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一直“遵循”别人制定的规则,要敢于质疑权威,敢于创新。
医院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病例资源,年,医院手术切除各类胸部肿瘤数量超过例,目前医院病理科已成为世界上病例数量最多的胸腺肿瘤病理诊断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检测例数量最多的肺癌驱动基因检测中心之一。病理科在胸腺肿瘤诊断;各类肺癌(特别是早期肺癌)诊断及肺癌基因检测等方面有所建树和特色。张教授和其团队近年来在中华病理学、美国外科病理学(AmericanJournalofSurgicalPathology)、胸部肿瘤(JournalofThoracicOncology)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有影响的文章。
胸腺上皮性肿瘤是人体相对少见的肿瘤,但近年来随着其检出率的增加和组织病理学的分类复杂,临床诊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胸腺瘤诊断和治疗中心之一,大量的胸腺肿瘤标本使得“胸科人”挑起这一领域诊治技术的大梁,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有发声权。年,在同WHO首席胸腺肿瘤病理学家AlexanderMarx教授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曼海姆医学中心学习和交流后,张教授对WHO胸腺肿瘤病理诊断分类的标准和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于是回国后,他便开始着手胸腺肿瘤病理诊断图谱的编写。年正式出版了目前世界唯一的“胸腺肿瘤病理诊断图谱”,这本书的出版,为我国的胸腺肿瘤临床病理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病理学科的内涵。张教授一再强调,我们的诊断理念已从学习、模仿西方国家,转变为不断的超越和创新。
病理科的肺癌诊断技术,尤其是早期肺腺癌的诊断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早期肺腺癌手术冰冻病理诊断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有重要意义,由于前国际上尚未有规范和标准,病理医师承受重大压力,张教授说,今年科室申请的有关“早期冰冻诊断的标准模型的建立和推广”的课题已经获得了上海市政府资助批准。他希望通过推广诊断的理念、建立病例和标本数据库来创建一个专业的网站供学者学习借鉴,将诊断标准规范化、国际化,为国内早期遥肺癌冰冻诊断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此外,基因检测技术在病理科也历经了多年的探索。年,张教授发现分子病理是重要的发展趋势,开始着手探索基因检测技术。年病理科开始使用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年着手引进二代基因测序设备,次年将其投入研究使用。他用前瞻性的目光一直引领着医院病理科走在国内前列。他不无自豪地讲,借助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流,经过他们这一代的人的不懈努力,我国胸部肿瘤病理学诊断水平终于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基因检测技术在解决疑难杂症诊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结直肠原发腺癌同肺肠型腺癌的形态学特征极为相似,难以诊断,而通过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发现这两种癌症的基因表型大为不同,结合临床病史和组织学的异质性,就很容易对这两种癌症进行甄别。“紧贴临床做课题”也是张教授一直主张的。
从挑战中看学科和杂志发展
谈到国内病理科所面临的挑战,张教授表示,我国病理科的发展尽管迅速,但这一领域还有很多的问题存在。我们需要查漏补缺,用大量的预后材料、病理诊断案例等扎实的数据来稳固病理科发展的根基。此外,病理科对于人才的要求很高,以及病理科医生培养周期较长,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很大等的因素导致相关人才的紧缺,这也是病理科发展的瓶颈之一。作为幕后工作者,工作没有得到太多认同,劳动价值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也是优秀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张教授表达了他的期望:“病理科是疾病治疗的基础,医院能够对病理科的作用有更多的了解和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白颠风病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xyby/8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重要重症肌无力能否遗传患者能生小孩
- 下一篇文章: 伊克塞解囊相助,关怀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