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家专治这个病的专科在省人民医院开诊
河南省重症肌无力
综合诊疗中心简介
河南省重症肌无力综合诊疗中心系医院设立的,专注于重症肌无力这种特殊神经肌肉接头病的综合诊疗中心。中心主任、学术技术带头人张清勇教授从事重症肌无力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总结了一整套以手术切除胸腺(瘤)外科治疗为主,内外结合、中西并重的重症肌无力综合诊疗技术,受益患者遍及全国。
年1月23日,河南省重症肌无力综合诊疗医院开诊,初设床位20张,有心电监护仪、无创呼吸机等急救设备。中心有一支精干的医护队伍,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此外,中心还有一支由张教授领导的重症肌无力研究团队,涉及重症肌无力的诊断、评估、防治、复发和中医治疗等等,为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提供了强力保障,也为漫漫寻医路上的患者,打开了希望之门。
1
认识重症肌无力
眼睑下垂、视物重影、言语不清、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四肢无力……,很多人会把这些症状归结于亚健康,其实很可能是患上了一种罕见疾病——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是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性,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若诊疗不及时,日常生活和工作会受到严重影响,任由其发展,还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有生命危险。
2
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历史
重症肌无力手术治疗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40年代末,外科医生对一位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进行胸腺瘤切除时,惊喜地发现患者重症肌无力症状明显改善,由此创造了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历史。张教授领导的团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从事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在很短时间内,就将手术入路从纵劈胸骨入路改进为“横断胸骨第二肋间小切口入路”,缩小了手术切口,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
围手术期管理是病人康复、不发生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初,张教授对每一位术后患者守护时间长达5天,由此总结了一整套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和危象抢救流程,使危象发生率及死亡率国内同期最低。又经过十余年理论与实践的积淀,张教授意识到国际公认的Osserman分型和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MGFA)分型在指导外科治疗上存在诸多不足,由此总结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外科临床分型和分期,用于指导手术选择时机,从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术后危象发生率。
近年来,张教授领导的团队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又一次走在了手术技术革新的前列,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3
重症肌无力诊疗团队
张清勇教授领导的重症肌无力诊疗团队(重症肌无力综合诊疗中心的前身),包括神经内科、中医脑病、医学影像学、胸腺病理、神经电生理和实验室检查等多个方面专家学者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为重症肌无力综合诊疗提供了强大人才支持,是国内唯一一个以重症肌无力为研究、诊疗对象的专业团队。有鉴于该团队在重症肌无力诊疗中展现的技术和能力,所在科室于年被河南省卫生厅授予“河南省临床特色专科-重症肌无力”,年被授予“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重症肌无力”,年荣升“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胸外科学(重症肌无力)”。该学科同时也是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及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培养点。
4
重症肌无力基础科学研究
年1月31日,国家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对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作出部署。“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原创性成果重大突破,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紧扣时代脉搏,超前引领布局,张教授领导的重症肌无力诊疗团队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重症肌无力基础科学研究工作,逐步破解了胸腺与重症肌无力关系之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胸腺提取液对胸腺细胞分化发育存在双向调节作用;2.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细胞Fas基因异常是胸腺细胞凋亡障碍,导致胸腺增生的重要原因;3.发现了一批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异常表达基因,包括KPNA5、SNX17、GSTM等等;4.非神经元胆碱能系统与重症肌无力发病存在关键联系。这些研究由外而内,由表及里,逐步涉及重症肌无力发生的实质性基础问题,先后四次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特别是,张清勇教授领导的重症肌无力诊疗团队建议的“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与临床干预”,被列为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河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指南,为进一步深入开展重症肌无力基础科学研究提供了可能。
重症肌无力科学研究结硕果
重症肌无力是张清勇教授领导的重症肌无力诊疗团队唯一研究的疾病。历时三十年,团队成员在国内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总数达余篇,出版《重症肌无力临床医学与护理研究》专著一部,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三十余项,经费总金额达余万元,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贰等奖4项,叁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壹等奖2项。成功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重症肌无力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学习班)13届。诊疗患者壹千余例,遍及全国。
医院重症肌无力
综合诊疗中心医生介绍
1
张清勇
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简介:医院重症肌无力综合诊疗中心主任,河南省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卫生科技创新工程领军人才、省卫生计生委“”创新型人才工程特聘学科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河南省医学会胸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河南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河南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兼重症肌无力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河南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编辑,《LifeScienceJournal》杂志编委。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资助资金壹百余万元。特别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年度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目前主持省厅级在研项目2项。共发表论文余篇,出版专著2部,即《免疫学基础与临床应用》和《重症肌无力临床医学与护理研究》。已连续举办13届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班,对重症肌无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贰等奖4项、叁等奖1项,教育厅科技成果壹等奖2项。从事胸外科30余年,对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及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内首次提出了重症肌无力新的外科临床分型和分期(已发表在SCI收录期刊《TheAmericanSurgeon》),指导手术时机的选择,并建立了一套围手术期管理规范及危象抢救流程,明显降低了术后危象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促进了患者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
2
崔新征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免疫学会重症肌无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擅长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重症肌无力等胸部疾病的诊治,特别对重症肌无力以外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有长期深入的研究,熟练开展了单操作孔胸腔镜微创胸外科手术。主持及参加了多项国家级及省厅级科研项目,获河南省科技进步贰等奖1项及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壹等奖2项,在中华核心及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被SCI收录论著1篇,作为副主编参编专著1部。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7号医院1号病房楼北楼11楼东区
联系电话
张主任
崔主任
健康福音:权威健康知识最新药品信息
合作咨询
投稿邮箱
qq.白癜风初期治疗郑华国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xyby/9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发布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专家9月到吉
- 下一篇文章: 超声诊断丨胎儿肺囊腺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