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读片男,77岁,全身乏力伴有左胸
本期病例来源:新医院,点评老师:蒋茹霞
患者,男,77岁。
主诉:全身乏力伴有左胸、脐周疼痛1月余
现病史:1月余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伴有左胸、脐周疼痛,无发热、咳嗽,无胸闷、咯血,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未予特殊治疗,症状无缓解,今为求进一步诊疗,遂来我院就诊,胸部CT示:前纵隔肿块及两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恶性肿瘤不能除外,门诊以“纵隔肿瘤”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来,神志状态,饮食尚可,睡眠尚可,大便正常,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有左胸疱疹病史5月余,诊疗不详。
正常胸腺:
胸腺为机体重要的淋巴气管,分泌胸腺激素及激素类物质。位于胸腺前纵隔。胚胎后期及初生时,为一生中重量相对最大的时期,随年龄增长,胸腺继续发育,到青春期约30-40克,此后逐渐退化,淋巴细胞减少,脂肪组织增多,至老年仅1.5克。
形态:
胸腺位于胸骨后面,紧靠心脏,呈灰赤色,扁平椭圆形,分左、右两叶,有淋巴组织构成。在主动脉弓层面显示最佳,分左右两叶,呈三角形或箭头状,10岁以下儿童胸腺外缘常隆起,10岁以后外缘常凹陷。
胸腺瘤
是起源于未退化的胸腺组织,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多数为成年人,儿童极少见,女性稍多见,且多伴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分型:
组织学:(1)、上皮细胞型(2)、淋巴细胞型(3)、混合型
良恶性:(1)、非侵袭性包膜光整(2)、侵袭性包膜不光整,向邻近侵犯
上皮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A型AB型B型C型
症状
1.50-60%无症状,在查体时偶然发现。
2.25%以上患者有瘤体侵犯或压迫邻近纵隔结构所引起胸部局部症状,包括: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声嘶、膈麻痹并不多见,但多提示恶性扩散可能。
3.恶性胸腺瘤转移多局限于胸腔内,可伴胸水,恶性胸腺瘤3%最终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部位以骨骼系统最为常见。
4.全身症状:如体重减轻、疲劳、重症肌无力、发热、盗汗等非特异性症状,可能与胸腺并发的疾病有关。
鉴别诊断
胸内甲状腺肿:(1)常位于胸骨后间隙,支气管常受压移位。(2)钙化常见。(3)肿块向颈部延伸。
畸胎瘤:(1)发病年龄小于胸腺瘤(2)肿块可有多种成分,脂肪、骨、钙化等(3)囊变多见。
淋巴瘤:(1)多发生于青年或青少年,其次老人(2)肿大淋巴结主要位于血管前间隙及气管周围,亦可弥漫浸润,融合成块包绕周围结构(3)密度均匀或少数中心坏死液化(4)常为双侧分布,分叶明显
神经源性肿瘤:(1)发病年龄常较小(2)瘤灶多位于后纵隔(3)可见椎间孔扩大,椎体破坏。
往期16大精彩回顾
个病例解析汇总
个基础影像病例汇总
全身各部位影像数据
全身14个部位的X线解剖+摄影技巧+读片技巧
全身各部位系统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断层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报告模板(X线、CT、MR齐全)
7本经典影像书籍读书笔记
58医院经典读片汇总
个经典医学影像名家视频讲座汇总
个精品医学影像专题内容汇总
31种常见疾病的分期分型
35种影像综合征汇总
32篇专家共识,规范您的影像检查行为
75位老师求助内容汇总
影像学院篇经典内容汇总
版权声明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fzl/10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胸外科许咏冬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复杂的剑突下
- 下一篇文章: 眼皮下垂竟然差点要了性命什么病这么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