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泌乳素血症的规范化诊治九



(全医通版权,转载请注明)

高泌乳素血症的规范化诊治

催乳素,又称泌乳素(PRL),是一种由腺垂体泌乳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高催乳素血症是由持续的血浆催乳素升高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引起高催乳素血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生理性、药理性和病理性等多种因素,为高催乳素血症以及催乳素瘤的诊断带来了困难,易发生误诊。为解决这一临床实际问题,使患者可以得到更加规范的诊治,目前国内专家在高PRL血症和垂体PRL瘤的诊治上已达成共识[1,2],本文就目前的共识进行分期综述。

第九部分放射治疗

由于手术与药物治疗的发展,各种垂体腺瘤的放射治疗病例已愈来愈少。随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伽马刀、X刀、质子射线)的发展,文献中对部分选择性的催乳素腺瘤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报告日渐增多。

1.适应症

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大的侵袭性肿瘤、术后残留或复发的肿瘤;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副作用的患者;有手术禁忌或拒绝手术的患者以及部分不愿长期服药的患者。

2.放射治疗的方法

分为传统放射治疗(包括普通放疗、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IMRI)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传统放射治疗因照射野相对较大,易出现迟发性垂体功能低下等并发症,目前仅用于有广泛侵袭的肿瘤术后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适用于边界清晰的中小型肿瘤。最好选择与视通路之间的距离大于3-5mm的肿瘤,一次性治疗剂量可能需达到18-30Gy。研究发现,多巴胺激动剂可能具有放射保护作用。因此,建议在治疗泌乳素肿瘤的同时最好停用多巴胺激动剂。

3.疗效评价

应包括肿瘤局部控制以及异常增高的催乳素下降的情况。通常肿瘤局部控制率较高,而催乳素恢复至正常则较为缓慢。文献报道,即使采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2年内也仅有25%-29%的患者催乳素恢复正常,其余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随访或需加用药物治疗。

4.并发症

传统放射治疗后2—10年,有12%一%的患者出现垂体功能低下,此外,l%一2%的患者可能出现视力障碍或放射性颞叶坏死。放射外科治疗后也有可能出现视力障碍和垂体功能低下。放射治疗还需特别注意可能出现对生育的影响。

系列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PRL升高的原因

第三部分高PRL血症诊断的注意事项

第四部分高泌乳血症的临床表现

第五部分高泌乳血症(HPRL)的诊断流程

第六部分治疗的选择

第七部分药物治疗

第八部分外科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中国垂体催乳素腺瘤诊治共识(版).中华医学杂志..(31):-.

[2]《高催乳素血症诊疗共识》编写组.高催乳素血症诊疗共识.中华妇产科杂志..44(9):-.

[3]易自生,刘一平,李铭山.空蝶鞍与高泌乳素血症.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05):-.

[4]李承慧.高泌乳素血症诊治进展.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03):-.

[5]刘晓霞,梁宗辉,李益明,赵雪兰,胡仁明,叶红英.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32例临床分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6(8):-.

[6]王硕,谢阳,李冲,郑丽丽,郑文迪.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继发性垂体增生31例临床分析.中华内科杂志..50(9):-.

[7]刘欣.高催乳素血症的诊断及治疗.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32(3):.

[8]朱鋐达,陈名道.高催乳素血症的诊治——介绍美国内分泌学会临床应用指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7(11):-.

[9]廖二元,莫朝晖.内分泌学(第2版).第二章下丘脑-垂体疾病第十七节泌乳素瘤..-.

[10]陈家伦.临床内分泌学.第二篇下丘脑垂体.第八章催乳素瘤及高催乳素血症..-.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北京国际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fzl/7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