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胸腺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危险因素荟萃
近期一项荟萃分析总结了导致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出现并发症风险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延髓症状(球部症状)以及胸腺肿瘤。分析还表明大剂量类固醇治疗可以降低胸下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风险。
这一研究被撰写成论文“Riskfactorsofmyastheniacrisisafterthymectomyamongmyastheniagravispatients.”发表于Medicine杂志上。
胸腺切除术是指手术切除胸腺。许多患有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胸腺存在异常增生,甚至胸腺瘤。由于胸腺是产生抗体的重要免疫器官(相关抗体最终会导致MG症状),因此胸腺切除可以减轻MG症状。
重症肌无力危象(MyastheniaCrisis,MC)是指MG症状急剧加重,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出现MC通常需要住院治疗。胸腺切除术虽然可以减少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风险,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在术后发生MC。这被称为术后重症肌无力危机或PMC(post-surgerymyastheniacrisis)。
在这项荟萃分析中,研究人员试图明确PMC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此,研究人员搜索了篇与该主题相关的已出版科学文献。他们从中筛选了15项队列研究,从中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
这些研究包括2,名接受胸腺切除术的MG患者的数据。其中,人经历了至少一次PMC,其余人则没有。通过比较这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人员提出了可能导致PMC的相关危险因素。
曾有MC病史的MG患者出现PMC的风险较其他患者升高三倍以上,而全身型MG患者发生PMC的风险是眼肌型MG患者的两倍。
此外,患有延髓症状患者发生PMC的风险是那些没有此类症状患者的3.5倍。罹患胸腺瘤的患者PMC风险增加两倍。有其他手术后并发症的患者PMC的风险增加2.5倍。
从这些发现中,研究人员得出结论:“MC病史,术后并发症,全身型MG,胸腺瘤和延髓症状是PMC的相关危险因素。”
研究人员明确指出,这些关联并不是明确的因果关系。数据表明,这些因素和PMC倾向于共存,并不一定表明一个因素导致另一个因素。
例如,经历过PMC的人中的Mestinon(吡啶斯的明)的平均用量剂量明显高于未经历过PMC的人。这似乎表明该药物增加了PMC风险,但是要知道高剂量Mestinon倾向“用于MG症状较重且临床分期较高的MG患者”。换句话说,这些患者本身出现PMC的风险就很高,所以更高剂量的Mestinon可能并不是造成PMC风险增加的原因。或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揭示这种关联的原因。
大多数其他药物的应用,例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与PMC风险均无显着相关性,年龄或性别也无明显关系。
虽然使用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与改变PMC风险无关,但是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或激素冲击疗法可能降低50%PMC风险。对此,同样不能推断为因果关系,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但是研究人员从这一发现中推测,“激素冲击治疗或大剂量激素的使用可能是预防PMC的有效方法。”
免责声明:本材料仅作相关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患者及患者家属参考,旨在协助其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文中相关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治疗或用药建议、患者及患者家属如对疾病治疗或用药有任何疑问,敬请咨询有资质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本材料并非产品推广资料,也无任何产品推广之目的。
文中图片来源于google
马舒贝医生,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毕业,首都医科大学与美国匹兹堡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及大连市卫健委课题1项。从事神经内科工作16年,在脑血管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神经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肌炎等)的诊疗。
出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出诊地点:医院门诊3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szl/10737.html
- 上一篇文章: 假如,李云龙是一个外科医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