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肿瘤心脏病学门诊番



医学前沿传播者

ConnectingDoctorsSharingBetter

iCardioOncology

肿瘤与冠心病——不同的疾病,共同的土壤和机制

心血管和肿瘤这两种看似不同的疾病,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病理基础,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肥胖等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同时也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如肥胖与食道癌、绝经后乳腺癌、甲状腺癌、子宫内膜癌和胆囊癌密切相关,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增加乳腺癌的发生,吸烟则可能导致肺癌、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有效地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也会降低癌症的风险,如适当的运动不仅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也能够使包括食管癌、肝癌和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发生风险降低。

抗肿瘤治疗的心脏毒性——难以感知

却客观存在化疗和放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50%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脏毒性表现为血管损伤。已知多种化疗药物通过引起内皮损伤、血管痉挛和促凝状态增加冠心病风险。抗肿瘤药物的血管毒性不仅损伤心外膜血管,还可能引起冠脉微循环障碍。此外,胸部肿瘤(包括乳腺癌、肺癌、食道癌、纵膈肿瘤等)放疗时,由于肿瘤与心脏位置比邻,设计照射野时常不能完全避开心脏血管,放射线暴露常引起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内皮损伤,是肿瘤患者治疗中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主要风险因素,最终有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

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血管疾病筛查

由于受到放疗产生的神经毒性,以及化疗和止痛治疗的影响,合并肿瘤的冠心病症状多不典型,常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常不出现胸痛,而以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因而常常被忽视和误诊。年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协会(SCAI)颁布专家共识,建议接受抗肿瘤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外科手术)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血管疾病的筛查。

医院是国内最早建立的以诊治心胸疾医院,心内科现为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重点学科,是首批中国“一带一路”心脏介入培训基地。擅长各类心脏疾病的介入治疗,起搏器植入,恶性心律失常、心梗、心衰的救治,并且率先开展各类复杂起搏器、CRT、ICD植入。是中国大陆地区首家获得国际认证的胸痛中心,年成为中国胸痛中心质控中心,年成为首批“中国胸痛中心示范中心”,通过创建“急性心肌梗死一键启动”机制,实现对急性致命性胸痛疾病的最优化救治。医院在胸部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领域一直走在国内外前沿。自年5月份起,医院新开设“肿瘤心脏病学门诊”,为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肿瘤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疗服务。

出诊医师沈玲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心内科科副主任,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项目冠心病介入导师,美国心脏学院专家会员(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ES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肿瘤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院-肿瘤心脏病学门诊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

地点:上海市淮海西路号医院门诊二楼13号专家门诊诊室

沈玲红教授简介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心脏中心冠心病科主任,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项目冠心病介入导师,美国心脏学院专家会员(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ES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肿瘤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委员。

主攻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先后在美国心血管研究基金会(CRF)和纽约St.FrancisHospital心脏中心研习血管腔内影像和心导管技术。近年来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血管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以及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课题多项,已发表SCI收录全文论文30余篇,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1次、教育部医学科技一等奖1次。

小程序传送门

?点这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szl/12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