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切除术后并发肌无力危象1例
病史回顾:
患者白某,男,56岁,因双眼睑下垂、发现胸腺瘤2周,于-4-5医院行胸腺瘤切除术,术后10余小时出现呼吸困难,躁动并意识不清,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意识状态无好转,次日转入我院NICU。
辅助检查:血抗酪氨酸激酶抗体+、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胸腺瘤病理:AB型
术前胸部CT:胸腺瘤直径约5.5cm、肿瘤内可见钙化
术后胸部CT:肺部感染、胸腔积液
诊断:1.重症肌无力
肌无力危象
2.胸腺瘤切除术后
治疗:给呼吸机辅助呼吸、抗炎、丙种球蛋白、胆碱酯酶抑制剂等治疗,意识转清,于-4-13撤呼吸机转普通病房,好转出院。
讨论: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于自身免疫功能障碍导致的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疾病,对于合并胸腺瘤者,一般主张胸腺瘤切除,因为胸腺内存在着异常的横纹肌样细胞,可以作为抗原而在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引发重症肌无力的发生。
肌无力危象是胸腺瘤切除手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6%~30%之间,甚至可以导致死亡。所以围手术期的恰当处理非常重要,主要包括术前、术后处理以及手术过程中麻醉的选择。①术前应合理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使肌无力症状控制在最轻时手术较安全,避免在肌无力危象期手术。或术前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可以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和术后危象的发生。②术后既要避免抗胆碱酯酶药物用量过大而出现胆碱能危象,也要防止用量不足出现肌无力危象,同时术后肺部感染也是导致病情波动和危象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应积极防治感染。术后应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术后通气不足者,延长机械通气的时间,必要时行气管切开,③麻醉时尽量做到用最小麻醉剂量达到最佳麻醉效果,肌松剂以及其他神经肌肉阻滞药物应慎用。
肌无力危象多发生在术后1~3天内,很少超过72h,有人认为年龄超过50岁、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长期吸烟者、有危象发生史者、溴比斯的明日用量超过mg者、术前长期应用激素或OssenmanⅢ、Ⅳ型者更容易出现危象。
该患者年龄偏大,有长期吸烟史,术后合并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和肺不张,且术后未给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药物,多种因素导致了肌无力危象的发生。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海口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szl/733.html
- 上一篇文章: 胸腺瘤的简介
- 下一篇文章: 病例展示胸腺瘤影像后处理技术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