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一附院心胸外二科完成胸腔镜下切除巨大
近日,石大一附院心胸外二科魏育涛团队完成胸腔镜下切除巨大纵隔肿瘤一例,肿瘤位于前纵隔,CT测得大小约17×8×6cm,压迫心脏,造成患者持续胸闷、心悸不适,因肿瘤巨大,传统手术出血风险极高,术前行CT定位下穿刺病检回报不除外胸腺瘤(穿刺组织较少)。魏育涛主任医师仔细阅片后决定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手术时常2小时15分钟,取出肿瘤组织长度大于成人手掌,石蜡病检回报为精原细胞瘤。
自今年3月至今,我科共完成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18例,其中女性11例,男性7例,所收治病人3人以肌无力就诊,其余为不同程度的咳嗽、胸闷、心悸或无明显症状因体检收住。
图为患者纵隔增强CT,其中所见肿瘤附于心包表面,与心脏大小相似
纵隔位于胸廓的中央。上自胸腔入口,下达膈肌,左右以纵隔胸膜,前后以胸骨和胸椎为界。胸骨角水平以上的区域称为上纵隔,心包前称为前纵隔,心包所在处称为中纵隔,心包脊柱之间称为后纵隔:
(一)上纵隔肿瘤:最常见的是胸腺瘤和胸内甲状腺瘤。胸腺瘤多位于前上纵隔或前中纵隔,约占原发性纵隔肿瘤的1/4~1/5,男女发病相等。30%为恶性,30%为良性,40%为潜在或低度恶性。胸内甲状腺肿则包括先天性迷走甲状腺和后天性胸骨后甲状腺。
(二)前纵隔肿瘤:生长在前纵隔的肿瘤以畸胎样瘤较为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半数病例症状出现在20~40岁之间。组织学上均是胚胎发生的异常或畸形,畸胎样瘤可分成二型,即皮样囊肿和畸胎瘤。
(三)中纵隔肿瘤:极大多数是淋巴系统肿瘤。常见的有何杰金病,网状细胞肉瘤,淋巴肉瘤等。多以中纵隔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但也可侵入肺组织形成浸润性病变。本病病程短,症状进展快,常伴有周身淋巴结肿大、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贫血等。
(四)后纵隔肿瘤:几乎皆是神经源性肿瘤,可原发于脊髓神经、肋间神经、交感神经节和迷走神经,可为良性和恶性,良性者有神经
传统手术方式需正中开胸,损伤较大,术后患者长时间疼痛无法减轻,延长病程,巨大的手术瘢痕也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胸腔镜手术切口小,愈合快,病程短等特点可满足患者的需求。
手术切除是治疗胸腺瘤最有效的方法。根据肿瘤的大小和外侵程度可以选择胸腔镜、全部或部分经胸骨正中切口、胸前外侧切口、胸骨扩大切口、联合胸前外侧切口或做“T”型切口。外科手术病死率低,平均为2.5%(0.7%~4.9%);术后5年、10年生存率:Ⅰ期是%、95%,Ⅱ期是91%、81%,Ⅲ期74%、46%,Ⅳ期5年生存率25%。因此,胸腺瘤一经诊断,需及早治疗,并尽可能采取手术治疗,无论肿瘤大小,原则上应完整切除胸腺及整个纵隔内脂肪组织,防止术后复发;对于侵犯心包、肺组织或大血管的病例,宜扩大切除;对于明显外侵或纵隔广泛转移的病例,可行姑息性切除,亦可达到“减瘤”的目的,对不能切除的部分用金属夹标记明确的肿瘤范围,以利术后放疗。
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最好白癜风的药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szl/7503.html
- 上一篇文章: 11岁女孩胸部长成拳头大,医生说必须手术
- 下一篇文章: 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