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专题今年的头伏饺子煮好了,快来吃
12st.JULY
热了这么久,竟然刚“入伏”?
已经被热的跟烧烤只差一把孜然了,
为什么最热的伏天却刚刚来临?
古人是如何断定“伏天”的?
为什么有人一夏天都晒不黑?
伏天系列专题,
一起说消暑美食,
陪着你度过“最难熬”的30天!
:
“万瓦鳞鳞若火龙
坐觉蒸炊釜甑中”
:
三庚与三伏
看不懂也没关系,总之就是很热!
说到“三伏”这个概念,
首先要从我们祖先记录时间的方式说起。
古代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
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12个,
交叉得出“甲子、乙丑、丙寅”总共60种搭配方式,故称60花甲子,用以记载时间。
因为天干有10个,所以每过10天就会出现一个“庚日”。
重点来啦,
古人把从夏至开始的三个庚日后作为确认入伏第一天的依据。俗话说“夏至三庚数头伏”,就是这么来的了。
墙都不服,就伏天
伏天为什么会这么热?
在我们的概念里,提到“伏天”就会立刻联想到“热”、“粘”、“燥”等夏季的闷热感受。
其实伏拥有“避暑”的含义,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
夏天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但是到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
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再过20天左右到了入伏,就正式体感温度最热的时候了。
伏天要吃好
虽然不想动,但还是要吃饭的!
“头伏饺子二伏面,
三伏烙饼摊鸡蛋”
这句古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为什么吃的都是面食呢?
伏天吃面的习俗,早在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
南朝文人写:“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意思是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
这么热的天还要吃热汤面食,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其实古话说“伏天汗不流,病来急白头”,炎热的夏季顺应气候适当发汗,可以排毒去病,调节身体平衡。
而且食用新粮营养丰富,正适宜夏季养生。
/敲黑板,想要渡过健康的夏季,一定要吃真正的“好面”哦!/
“俊男”美食
吃面不一定能白得反光,
但有可能出汗反光。
古人何晏面容俊美,肤色白皙,于是魏明帝怀疑他涂脂抹粉,便让其“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没想到吃完汤饼,何晏的面色更加白净了。
由此看来,汤面似乎还有了净脸美白的功效?实际情况是否人人都管用,小编可不保证哦~
夏季还是可以多吃菠萝、柠檬、奇异果、桃子等富含维C和矿物质的美白水果,搭配面食一起吃,营养更加均衡。
伏天也不是必须顿顿热汤面食发汗~
中华面食千千万,夏天可以换着花样来吃啦!
比如,
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的“过水面”,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或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的“古法炒面”。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
头伏的饺子
顺应习俗,今天还是吃饺子吧!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高汤小饺#福临门好面用芯造#准备用料:
福临门麦芯高筋雪花粉凉水猪肉末海米小香葱香菜生姜生抽芝麻油米酒盐鸡精
1.先准备好所需食材,海米提前泡软;
2.将水分次加入面粉里,边加边搅拌,拌成絮状无干粉时开始揉面;
3.揉成光滑面团盖上保鲜膜醒20分钟左右;
4.醒面的时间来制作馅料,将海米,香菜,小葱,姜洗净后分别切碎;
5.将海米加入肉末里,加2汤匙清水,顺一个方向搅匀;
6.再将适量盐,米酒,生抽,芝麻油,鸡精,姜末加入,顺一个方向搅拌上劲腌制一会;
7.腌制肉馅的时间将醒好的面团擀成薄片,用圆形模具摁压即成饺子皮形状了(也可将面团搓条擀皮);
8.包饺子前将香菜和葱花加入肉馅里拌匀,饺子馅就做好了;
9.将馅料放入饺子皮中间,包成自己喜欢的形状;
10.锅中注入适量水烧开下入饺子,煮至沸腾再添小碗水烧开,煮至饺子浮在汤面上即可关火捞出。
菜谱做法By六月荷塘
本期荐品
福临门麦芯多用途小麦粉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szl/8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科普咳嗽不能吃什么少吃这些好得快
- 下一篇文章: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常识及其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