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胸腺瘤胸腔种植的预测因素



胸膜腔是胸腺瘤患者术后同时或异时性肿瘤播撒的常见部位。为了更好的预测胸腺瘤患者术后胸腔播散的危险因素便于更好的制定治疗和随访策略,来自美国的MohamedK.Kamel医生等开展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AnnThoracSurg杂志上。

研究者回顾性分析前瞻性数据库(至年)中病理证实为胸腺肿瘤的患者资料(不含神经内分泌肿瘤)。对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明确胸腔种植(同时或异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P0.20的因素纳入多变量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用于评估发生率的效果,以及肿瘤大小与胸膜转移相关性的截点。

该研究纳入例胸腺瘤患者。术中确定发现存在胸膜结节4例(2.5%),随访中发现15例(10%),平均随访时间为34月(12~71月)。单因素分析表明肉眼包膜/器官侵犯,术前穿刺/手术活检,诱导治疗,病理肿瘤大小和世界卫生组织类型为B3/C为胸膜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变量分析表明,穿刺/手术活检(HR=9.45),肉眼包膜侵犯(HR=10.18)和肿瘤较大(HR=1.34)是胸膜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

研究者通过ROC曲线进一步分析病理肿瘤大小和胸膜转移之间的关系(曲线下面积为0.78),根据灵敏度和特异性选择最佳的截点,当肿瘤大小为6.5cm时患者胸腔种植的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和50%。总体而言,患者的5年和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0%和30%。

该研究表明,胸腺瘤患者出现胸膜转移的概率是可以预测的。研究者认为病理学肿瘤大小是胸膜种植的独立预测因子,可在术中予以评估。由于术前穿刺活检也是胸膜传播的独立预测因子,所以术前应慎重考虑。对于高风险的患者建议进行胸腔探查。然而,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且样本量较小,将来需要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并评估新的治疗策略(胸膜腔探查、新辅助治疗等)在减少胸膜转移中的作用。

原文题目:PredictorsofPleuralImplantsinPatientsWithThymicTumors  

赞赏

人赞赏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白癜风中医典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zyy/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