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
先上图
患者男性,61岁,近两周突然右眼睑下垂,无法自主睁开,通过临床体检,临床医生拟诊胸腺瘤引起的重症肌无力可能,于是就来我处CT扫描,在上图中可以看到,前上纵膈一个圆形的软组织密度灶,密度较为均匀,CT值为45Hu左右,边界清晰,最大直径为2.5cm。从发病症状、病灶部位,到病灶形态,均符合胸腺瘤的诊断,随建议CT增强协诊和病理确诊。
胸腺瘤是最常见的前纵隔原发肿瘤之一,是一组来源于不同胸腺上皮细胞,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点和伴有多种副肿瘤症状的疾病。胸腺肿瘤中90%为胸腺瘤,其余是胸腺癌、淋巴瘤及类癌等。
胸腺瘤的好发年龄为50岁-6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儿童罕见。胸腺瘤的病因尚不明确,有些学者证实部分患者既往有放射治疗、EB病毒感染史。
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胸腺瘤位于前上纵隔的胸腺部位,极少数可异位发生在后纵隔、下颈部、肺门周边、胸膜或肺实质内。临床上1/3胸腺恶性肿瘤患者表现为无症状的前纵隔肿物,多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1/3表现为局部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膈神经麻痹等;还有1/3患者表现为副瘤综合征,最多见的为重症肌无力,约30%-50%胸腺瘤患者伴重症肌无力。
影像学检查
近80%胸腺瘤患者在正位胸片上表现为纵隔轮廓异常或肿物。胸部增强CT是诊断前纵隔肿物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CT不仅能显示病变大小、密度、边缘,而且能提示病变与胸腔内周围器官包括大血管、肺、心包、心脏、胸膜等的关系,肿块内钙化、出血、坏死常提示肿瘤侵袭性高。MRI对评价病变是否侵犯血管更有优势。
、
福寿堂门诊部名老中医介绍
王世龙主任,主任医师,早期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疑难杂症分会理事、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人河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题审题组成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疑难杂症副组长现在北京福寿堂坐诊。并担任《河北中医》《疑难病杂志》特约撰稿人,在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门诊宗旨
“中医为本”“发展专科”这是门诊部的责任和义务,体现了门诊干部职工的重大使命。把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传承下来,发扬光大,发挥特色,让老百姓享受中医药,使用中医药,更好地为社会和广大患者服务。
门诊特色专科介绍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医药不是万能的,没有中医药也是万万不能的,中医药学既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巨大宝库,也是一个需要继续发展的科学。北京福寿堂门诊部把建好专科专病作为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的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是北京福寿堂门诊部业务内涵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门诊内设有中医内科、妇科、外科、儿科等科室,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优势。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发挥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同时我们研制开发出一系列剂型新、质量好、疗效佳的特色疗法,开创了中医药发展的新局面。
门诊诊疗须知
在北京,看病难突出地表现为看好专家难,医院住院难。其中,为挂一个著名专家号,有的病人要彻夜排队,有的病人需要等上数月,还有的病人则不得不向“黄牛”出数百元购号。为了方便病友就医,解决挂号难的问题,北京福寿堂门诊部积极响应卫生部实行预约诊疗工作意见,切实推行“实名预约挂号”服务。为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满足更多患者看中医专家门诊的需求,北京福寿堂门诊部已经先行一步,改进中医专家门诊挂号制度。在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看名医更难的问题,门诊通过内请、外聘,集合了院内外一流的中医专家参加门诊;一方面增加中医专家门诊出诊数及诊量,另一方面采用实名制挂号,一人最多挂两个号,同时遏制门诊内部工作人员参与倒号现象,一旦发现即被辞退。
门诊部地址、乘车线路
北京福寿堂门部地处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三街72号,北京西站乘车线路:地铁9号线(北京西站上,国家图书馆下,4站),换地铁4号线大兴线(圆明园C口出,6站),换路(圆明园南门上,安宁庄东路南口下,11站),下车向南米即到;首都机场乘车线路:机场线(T3航站楼上,三元桥下,2站),换地铁10号线(北土城下,5站),换地铁8号线(永泰庄A口出,5站),换路(永泰路上,清河小营桥西下,3站),下车向西北米即到。
更多疾病相关知识及医患详情在线
生而排版,为你而美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zyy/9431.html
- 上一篇文章: 享病例第167期纵隔占位一例解读
- 下一篇文章: 仪征三大医院网络预约挂号全攻略,必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