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放疗对胸腺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90%以上胸腺肿瘤起源于胸腺上皮,根据年WHO制定的Muller-Hemelink组织学分类法主要分为A、AB、B1、B2、B3及C型,C型胸腺瘤即胸腺癌。手术完整切除是公认的影响胸腺肿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和独立的预后因素。绝大多数胸腺瘤位于前纵隔,附着于心包,邻近肺组织,与纵隔内大血管关系密切,具有潜在侵袭性,易浸润周围组织及器官,是导致手术难以完整切除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后放疗(Postoperativeradiotherapy,PORT)的应用被认为有望改善胸腺肿瘤患者的预后。
由于胸腺肿瘤在人群中的总体发病率低,导致相关前瞻性临床研究开展困难,目前关于PORT的临床数据较少,并且具有争议性,PORT的适应证以及临床获益情况尚不清楚。综合目前大部分研究者的结论:完整手术切除的Masaoka-KogaI期胸腺肿瘤患者复发率极低,不推荐放疗;对于Masaoka-KogaII期胸腺肿瘤患者,PORT具有争议;晚期(Masaoka-KogaIII~IV期)胸腺肿瘤患者可能从PORT中获益,降低局部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胸腺癌患者相较于其他病理类型,更能表现出对PORT的获益。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大学癌症中心(UniversityofColoradoCancerCenter)肿瘤放射治疗科的MatthewW.Jackson等年于JournalofThoracicOncology杂志发表了”TheImpactofPostoperativeRadiotherapyforThymomaandThymicCarcinoma”的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数据库研究,描述分析了胸腺肿瘤患者的生存期、预后因素及PORT的获益人群。
通过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NationalCancerDatabase,NCDB)中收集的年~年确诊的成年(年龄大于18岁)胸腺瘤及胸腺癌病例。纳入标准为与手术、化疗及放疗相关因素详细记录的病例;排除标准为相关因素无详细记录的病例。NCDB编码数据为疾病进展或复发前所接受的所有初始一线治疗方法。排除接受了术前及术中放疗,及疾病确诊后1月内死亡的病例。患者的疾病特征及相关参数包括:年龄、种族、性别、保险,收入,治疗机构类型,机构距离,Charlson-Deyo合并症评分,确诊年份,手术切缘情况,WHO组织学分型,放疗,化疗及Masaoka-Koga分期。
研究结果:例胸腺瘤及例胸腺癌患者数据被纳入该研究。例(47.6%)胸腺瘤患者及例(54.3%)胸腺癌患者接受了PORT。与接受PORT相关的疾病因素主要为手术切缘阳性及疾病晚期,与接受PORT相关的人口因素主要为具有个人医疗保险及距离治疗机构50英里以内。
胸腺瘤患者的总生存(OS):胸腺瘤患者总生存的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PORT可以改善生存(HR=0.80,95%置信区间[CI]:0.67–0.96,P=0.)。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PORT仍是生存期改善的独立预后因素(HR=0.72,95%CI:0.59–0.87,P=0.)。而高收入水平也是生存期改善的因素之一,分析结果显示近年(-)胸腺瘤治疗的预后也较前改善。而多因素分析显示较差的OS主要与年龄较大、增加的合并症评分、阳性切缘、Masaoka-Koga分期较晚(III~IV期)及化疗的应用相关。
胸腺癌患者的总生存(OS):胸腺癌患者总生存的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PORT与OS改善相关(HR=0.79,95%CI:0.64–0.97,P=0.)。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PORT仍是生存期改善的独立预后因素(HR=0.73,95%CI:0.58–0.91,P=0.)。与较差的OS相关的独立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较大、无保险、阳性切缘、Masaoka-Koga分期较晚。
对胸腺瘤患者数据进行亚组分析,以评估组织学亚型,Masaoka-Koga分期及手术切缘情况对PORT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亚型为A型及B型,分期为IIB或III期,阳性切缘的患者更容易从PORT中获益。为了排除切缘阳性对于IIB期患者结果的影响,该研究进行了IIB期胸腺瘤切缘阴性患者的子集分析,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例亚组患者中PORT仍是OS改善的独立预后因素(HR=0.52,95%CI:0.28–0.96,P=0.)。
目前,PORT用于Masaoka-KogaII期胸腺瘤患者术后辅助放疗仍具有一定争议。因胸腺瘤I期难以与IIA期镜下浸润包膜区分,该项研究将I期IIA期胸腺瘤数据合并分析,结果显示I期及IIA期完整手术切除患者不能从PORT中获益,而接受PORT的IIB期及III期的胸腺瘤患者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对于切缘阴性的IIB期患者的亚组分析显示PORT同样可改善生存期。PORT虽然有改善IV期胸腺瘤患者生存的趋势,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JacksonMW等发现,组织学亚型A型及B型胸腺瘤可从PORT中获益。然而,目前已有的回顾性研究、数据库分析研究PORT对不同组织分型的胸腺瘤预后影响的结果均不一致,需要后续更深入的探索。
该研究选取的患者确诊时间为年至年,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胸腺瘤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得到改善,正值三维适形放疗及调强放疗迅速发展及被临床广泛应用时期,通过高水平的现代放疗技术,可实现靶区剂量的均匀性分布及邻近组织器官的受照剂量的明显降低,可以更好的提高PORT治疗的有效率。此外,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化疗为胸腺瘤预后不良的因素,而在胸腺癌患者中并没有观察到这种情况,可能与疾病晚期等混杂因素影响有关。
综上所述,接受PORT的Masaoka-KogaIIB期或III期的患者具有显著的生存优势,而I期~IIA期患者并未从PORT中获益。手术切缘阳性患者,及手术切缘阴性的中晚期胸腺瘤患者均可从PORT中获益。
文献可检索:
JacksonMW,PalmaDA,CamidgeDR,JonesBL,RobinTP,SherDJ,KoshyM,KavanaghBD,GasparLE,RusthovenCG.TheImpactofPostoperativeRadiotherapyforThymomaandThymicCarcinoma.JThoracOncol.Apr;12(4):-.
谷庆林晓郑晓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zyy/9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聊医新闻聊城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我市
- 下一篇文章: 我院完成兵团首例经剑突下胸腺瘤胸腔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