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常用免疫抑制剂之他克莫司



该平台根据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经验传承,通过对治疗重症肌无力数千例患者的临床总结,为广大患友提供重症肌无力缓解期中医调养、发作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危象期抢救注意事项及典型病案分析等知识,旨在让患友正确认识疾病,充满信心,走向健康。

他克莫司

一种强力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投入治疗使用,其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抑制骨骼肌细胞RyR(肉桂碱受体)介导的钙离子释放,对RyR抗体阳性的MG患者临床症状可以持久改善,对难治的、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差的MG有显著疗效。

1.使用指征

适用于不能耐受激素治疗,副反应严重、大量激素依赖、胸腺瘤、胸腺切除术后、MG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RyR抗体阳性以及难治的、对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差的MG患者。

2.用法

起始治疗剂量为0.05-0.1mg/kg/d,直至调整剂量使血药浓度谷值达到5-15ng/ml,一般常用剂量为2-4mg/d,年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3mg/d。(国产规格:0.5mg;进口规格:1.0mg)

3.疗效

研究表明,他克莫司能够有效减少激素依赖性全身型MG患者的激素用量。研究发现患者服用他克莫司后3、6、12个月激素减停率分别为8.8%、32.4%及70.6%,激素不良反应从94.1%下降为14.7%。一项针对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8%患者服药1周即起效,50%、80%及99%患者分别在服药后4、12及24周肌无力症状明显改善,平均为4.4周,且患者应用他克莫司一段时间后,机体对他克莫司敏感性增高,不增加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为长期使用提供有利条件。

4.副作用

(1)高血糖,应注意监测血样,尤其是血药浓度高于10ng/ml;

(2)肾毒性:肾功能异常如血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尿少等;

(3)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如狂躁、多动,失眠、多梦,手颤、口唇麻木等;

(4)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5)心血管系统如高血压、心动过速等;

(6)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7)其他:皮肤性疾病如皮疹、瘙痒;肌肉骨骼的疼痛、痉挛;视觉的异常如弱视、青光眼、复视和眼震等。

他克莫司副作用多,但依据MG患者服用药物后反馈,出现皮疹、瘙痒为临床常见表现。患者当及时与医师反映,遵循医师的意见调整用药方案,不可随意自行调整,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5.注意事项

临床中,同样的剂量,不同患者其生物利用度不同,故他克莫司的在体内药物浓度存在着个体差异。可能受其肝功能、受体的血细胞比容、白蛋白、脂蛋白等的影响。考虑到如果一次性给药,其血药浓度可大幅度提高,故提倡分次给药,如每12小时一次。临床使用中需检测患者血药浓度、血肌酐、尿量及肝功能等指标,然后根据患者肝肾功能合理计算,适量给药,制定合理的个体化、安全化治疗方案,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语总之,目前对于他克莫司治疗MG的研究众多,大家逐渐认识到这是一种可用于MG的临床治疗的新的免疫抑制剂,有逐步成为基础MG选择用药的趋势,也为那些治疗效果欠佳的MG患者带来了希望。

广东省传统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脂肪肝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青年委员,国家第五批柔性援疆医疗专家队成员。

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近2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重症肌无力、脾胃病、肝胆病的中西医临床和实验研究。曾获得“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广东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的称号。

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各级课题13项。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课题获得“中国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参与“重症肌无力PRO量表的研制及其应用”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主编及副主编《脂肪肝中医治疗与调养》《疑难病诊治思路与名家医案荟萃》等医学论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

共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5名。

联系我们

广州中医院脾胃病科是国家临床脾胃病重点建设专科;第一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十二·五重点专科;广东省脾胃消化病重点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yszl/12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