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新林病人的病好了,我就很开心
医院医共体王坛分院中医科一名普通医生,年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中医专业,怀着满腔热情来到了柯桥区最偏远的小镇王坛。医院条件艰苦,但孙新林丝毫没有气馁和后悔,反而用更加热烈地激情投入到了临床诊疗工作当中。谁能想到,35岁的孙新林竟是一名癌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稍有好转,他又回到了乡村的医疗岗位上,勤勤恳恳服务山区百姓,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这里。
“病人的病好了,我就很开心”
“医者父母心,病人的病好了,我就很开心。”这是孙新林常说的一句话,而他也用实际行动来阐述了这句话的真正内涵。王坛镇地处柯桥南部山区,辖区常住居民以中老年人居多,为了让前来看病的老年人少等一会,孙新林每天都是第一个打开诊室,迎接第一拨赶来的患者。每到下班时,孙新林的门诊却是最后一个关门的。
跟老年人沟通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为了问清病情,有时候一句话就要重复好多遍。看着排队等候的患者,孙新林更是顾不上喝一口水,一上午下来往往是口干舌燥、声音嘶哑。就是这样比别人多一份的耐心和热情,孙新林的医术和人品慢慢在患者中口耳相传,周边稽东镇和嵊州市的患者也纷纷慕名而来。
几年前,舜皇村的于大叔因肝硬化、肝腹水,当医生告诉于大叔需要昂贵的治疗费用时,家境贫寒的于大叔毅然放弃了治疗。回家后,于大叔的病情持续恶化,家人纷纷劝说于大叔来孙新林医生处看看。
一个星期转氨酶下降了,两周后腹水减少了……在孙新林的精心治疗下,于大叔的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当于大叔的家人将一只红包塞往孙新林的口袋,孙新林婉拒了患者和家属的“好意”。“我觉得这是医生该做,这是我们肩负的使命,患者的健康就是对我们医生最好的感谢。”孙新林如是说。
连续多年操劳,他突发胸腺癌
医医院最大的痛点,孙新林所在的中医科就只有他一个医生,为了不让前来就诊的患者白跑一趟,孙新林基本做到了全年无休。
儿子已经8岁了,但孙新林从来没有好好带他出去游玩,也没有时间参加儿子学校安排的亲子活动。但帮患者送药上门、替患者垫付药费、手机24小时开机为病人答疑解惑,却是孙新林常做的事情。每天三四十号的患者,医院也许不算多,但在王坛镇上却不算少,除了例行门诊外,孙新林还肩负着余位签约对象的服务工作。
也许是长时间的操劳,年年初,孙新林经常感觉身体乏力。因为工作实在抽不开身,孙新林没有时间好好检查自己的身体。直到3月初的一天,孙新林感到胸口又闷又痛,这时,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体不能再拖了。
医院进行胸部增强CT检查后,显示纵隔占位,边界欠清,考虑胸腺瘤,医生告知需要马上住院治疗。孙新林想到的却是他的患者:“再缓几天吧,我还约着病人呢,等把他们安顿好了再说。”
孙新林一边给患者看病,一边利医院做术前检查,直到手术前一天,孙新林才乖乖地住院接受治疗。术后一星期,孙新林不顾家人反对,医院为患者治疗。当病理切片报告显示B3型胸腺癌,需要进一步做放射治疗时,孙新林才不得不离开自己的门诊室,医院接受治疗。
稍有好转,继续坚守岗位
在他住院的1个多月时间里,时常有患者给他打电话,问他何时上班。孙新林也同样记挂着他的病人,放疗一结医院,一边喝中药调理身体,一边每周坚持上班2到4天。
目前,孙新林病情稳定,已经恢复了正常上班。这位年轻的医者,一度与死神擦肩而过,或许正是那一份坚持,让勇敢的他战胜了死神的召唤。看着墙上挂满的锦旗和抽屉里厚厚一沓感谢信,孙新林暗暗发誓在乡村医生这条路上将一直走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khr.com/xyby/14260.html
- 上一篇文章: 眼皮突然掉下来警惕这种病,儿童及青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